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一粒米》发《石家庄日报》2020.8.31“文艺副刊”

(2020-09-01 09:32:31)
分类: 发表

  游览乡村,我被一粒米震撼了。

  这粒雕塑得比人还要高大的稻米,竖立在广场上,它饱满、洁白、晶亮,是从茫茫田野、滚滚稻浪里挑选出来的一粒米的模样。

  一粒米,从播种发芽,到拔节分蘖,到孕穗扬花,到收割脱粒,需要经历怎样的千辛万苦、饱浸多少雨露汗水,才可成为盘中餐。眼前浮现稻花飞扬、稻浪金黄的画面,画面里有一个人,从田埂走来……

  炎炎盛夏,水稻扬花,他给稻田灌水。他说,稻子扬花孕穗,要多喝水。金秋时节,水稻收割,他手里拎着几枚稻穗走来。他说,掉在田里可惜。他在稻穗上抠下一粒粒谷子,丢到水泥晒场上。水泥晒场上摊满了金灿灿的稻谷,他弯腰捧起一把,闻着,他说有阳光暖烘烘的香。他把一粒谷子丢进嘴里咀嚼,检测一下稻谷是否晒干燥了,干燥了就可以进仓了。他的脸上漾起了笑容。

  他是我父亲,一位脚踏实地的农民。我凝望一粒米的雕塑,回想数十年前父亲捧起一把谷子时的欢欣。当年我的父亲正年富力强,下田像头牛,上岸跑着走,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用。他去田里耕耘,看稻苗生长,等稻花开放,盼满田金色。田里,种着父亲一年的希望。

  汽车行驶在乡村的路上,大片农田里,单季晚稻生长正旺。远望,田野染成了广袤的葱绿,一个个既现代又怀旧的自然村落,被葱绿的田野环绕、串联。近看,稻株茁壮,它们完成了拔节分蘖,正在夏日里积蓄力量,待不多时日,稻花就将开放。丰衣足食,早已成为村里人的日常;而建设美丽乡村是村里人正在奋斗的理想。曾经猪粪横流、臭味熏天的环境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片片绿洲蔬果飘香,家庭农场势头正旺,路边的鲜花把古老的土地装扮得越来越漂亮。

  而我的眼前,时常有一粒米浮现。问路边一位村民,稻子开花了吗?他说快了,他又说你去田里看看吧。他对我这位路人不看美景问稻花感到好奇,疑惑地看着我走远。稻花太小,缺少娇艳的外表,它太普通了,一般人都不去留意。可我的父亲,喜欢看稻花。烈日下,父亲在田埂上走着,突然停步弯腰,头贴近稻面,久久凝望。绿色的花苞片像蚌壳似的徐徐张开,淡黄色的一枚雄蕊和六枚雌蕊逐渐伸出来。父亲惊喜地喊,开了,开了!花苞片继续张开,稻花完全盛开,父亲又说,香啊。

  我不明白,父亲为何对并不起眼的稻花如此倾情慨叹。百度百科说,一株稻穗约开200-300朵稻花,稻在自体授粉时,雄蕊上的花药会破裂,花粉随风落到雌粉上,与雌粉的胚珠结合,发育成胚芽。一朵稻花,形成一粒稻谷。一朵稻花将成一粒稻谷,一粒稻谷就是一粒稻米。原来,当年父亲看稻花,看到的是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只有像父亲这样亲近土地的人,才会对稻田怀有深深的情感,才愿在烈日暴晒下静下心来,一探小小稻花里的奇妙世界,也才会把掉落在路边的一枚稻穗捡回家。

  想到了一句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一路,却始终有一粒米,追随而来。小小一粒米,立于广场,更立于村民心田,它是村里人古往今来勇往直前的秘诀,是村里人从现实走向更美好未来的底气所在。

  一粒米的背后,有汗水飞洒,有稻花绽放,有稻浪金黄,有炊烟袅袅,有米饭飘香。


http://sjzrb.sjzdaily.com.cn/sjzrbpaper/pc/layout/202008/31/node_0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