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2016-04-12 15:42:19)初心不改
最难忘是博客情怀
继5年前结集《乡里)一书后,近日又有《城里》一书诞生。翻阅自己的书,那种油墨的香,香得不一样。
《城里》共341页,收文101篇,16万多字,分“城里生活”、“文谊故事”、“城里遐想”三个章节辑成,分别记录我去了城里后的生活故事、与文友博友网友线上线下的互动故事、我在城里的思绪与感悟点滴。许多天过去后,再次翻阅自己的书,兴致不减;读文,依然新鲜。我领悟到了乡里人所说的“癞痢头囡自家的好”的意境。
是的,玩自己的文字,出自己的书,快乐就好。这样的快乐,就是先让自己浸入蜜罐,饱尝成就感的甜蜜,然后再让朋友们去蜜罐里舀一勺尝尝,分享快乐。多少年来,我就是这样自恋地却很洒脱地玩着,不闻旁人闲言,不看道不同者白眼,埋着头走自己的路,高兴时多露个笑脸,气恼时在心里骂一句:关你屁事!这也是我的玩博观、写作观、出书观,乃至交友观。
要感谢博客,感谢嘉兴在线,感谢我的博友。
无论是《乡里》还是《城里》,所选文字,都来自于博客。也就是说,我的所有作品,都是首先发布在博客里,博客是他们的子宫、产房。后来,因为他们长大了,我才置办房产(出书)。
想起2007至2010我在博客里疯玩的那几年,一周要发三到四篇博文,那么多题材、那么多鲜活的灵感,一个个来我脑子里排队,甚至想开后门,催我快点将他们降生。我恨不得挂催产的盐水,恨不得做剖腹手术,可是我知道,自然分娩才是最好的方式。于是,我耐着性子,一个键一个键地敲击,让灵感变成设计图纸,让题材变成房梁搭出屋的框架,让文字变成砌墙的砖头,建成我的快乐小屋。
当我的文字被博友们夸奖,被嘉兴在线推荐,被许多外地的大户人家纷纷抱养(报刊公开发表),我便格外快乐。这样友好的氛围很适合激励上进心,我有了要多写的欲望。于是,那些美丑不一的博文就在博客里持续增加。
单位门卫处是我愿意去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懂感恩的大户人家寄来的酬谢费。当听到保安高喊“叶老师”时,我便情不自禁地回头;当看到他手里扬着稿费单时,我便由衷地喜悦,并非仅仅为钱。稿费单少时一二张,多时一小叠,保安将单子放我手里时说:你发了。呵呵,靠这个,发得了吗。有位美女,眼神里拉出一根长长的羡慕里好像还混杂了一丁点儿暧昧的丝线,在我的稿费单上缠了一圈,又欲在我脸上缠上一圈。我赶紧转脸,我清楚,我的脸非常不适合缠这样的丝线。可是说实话,我还是悄悄地痒痒了好一会,那种愉悦的满足感,比“发了”舒服很多倍。这是写博客才会有的诱惑,它在诱惑了一下我后,即变成了持续进取的力量。
我想,那个时候,就是我与博客的“热恋”期吧?
这几年,我去博客少了,怠慢了博客。全因为那个叫微博、微信的姐妹俩,她们将我拉去,要我在她们那儿过夜,我经不住她俩年轻而时尚的外表,真去了。呆久了我发现,其实微博和微信就是我的野鸡浜乡亲们常说的“乖面孔,笨肚肠”的那种,那么多人淡化博客,与微姐妹热络,全因为被她俩的“乖面孔”外表勾去魂了。当《城里》一书那么鲜亮地摆到我的桌面上时,我心突生愧疚,非常愧疚!
对不起,曾经与之共欢的博客!
对我来说,无论是从乡里到城里,还是从《乡里》到《城里》,都是人生中值得书写的变化,堪称“与时俱进”。但无论怎样变化,我的初心在博客,真情在博客,真正的好友在博客。博客,才是能够耐着性子出点儿细活的地方,是生长庄稼而非杂草的地盘,也是能够建树信心留下成就的平台;而“微姐妹”,仅是交流沟通与玩乐的工具而已。
新时代有新需求,“微姐妹‘不可丢,博客更不能忘。这是我手捧《城里》时,由心而发的感慨。
我发现,我对博客的念想依然,对博客的情怀依然,对博客回味的美好依然。
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