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2008-02-22 10:58:26)
标签:

母亲

杂谈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一)

    母亲离我们而去,越走越远……

    凌晨2点40分时,劳累了一生的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双眼紧闭,奄奄一息,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看不见呼吸时的起伏。我们兄妹三人陪在母亲身边,喊着:

    “妈,你看看我们吧,我们都在……”

    母亲不再有反应,只剩下一丝微弱的呼吸,微弱得无法用耳听到,只能用眼观察用心感觉。慢慢地,呼吸变成了单向呼出,越来越弱。我感觉到了母亲的生命正在变成一根游丝,稍纵即逝;我知道,坚强了一生的母亲去意已定,她要离开我们,她要上路了……

    凌晨3点,母亲呼出了胸中最后一口气。邻居们拔掉了插在母亲鼻孔里的氧气管,我将头转向别处,不忍心看见这残忍的瞬间。此刻,天地黑暗,满屋静寂,哭泣已经无力拉母亲回来。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我想哭,可我无泪,我感觉母亲没有离开,转过头去,却看见母亲被一块白布盖得严严实实。

    妈妈啊!你善良一生,为何狠下心肠,与爱着你的儿女子孙、亲朋好友不辞而别、撒手而去呀……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在乡下的家

 

 (二)

    母亲已经病了好几年了。她有数十年的高血压病史,而真正发病并影响正常生活是在05年3月那次高血压引发脑梗塞后,从此,母亲的身体元气大损,走路也一弯一弯,半个身体不太方便,一只手失去了原先的灵巧。在后来的几年里,脑梗一再复发,引出了糖尿病,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状。母亲的生活与药为伴,每天需要服下的药有六七个品种之多。在母亲身体尚可的几年里,她在乡下家里和城里二个儿子家里选择着住,后来母亲的身体每况逾下,生活已经不能自理。2006年4月起,我们请姑妈全职照看陪护母亲,姑嫂两人亲密无间,乡下城里来回着走,生活出现了另一番景象,我们做儿女的松了一口气。可是好景不长,母亲没有福气享受最后的天伦之乐,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病情发展迅速,痴呆症状明显加重,脑梗造成吞咽神经麻痹,一日三餐也遇到了困难。吞咽功能时好时差,状况好的时候一餐可以吃一小碗米饭,状况差时吃上几口就僵住了。母亲从小吃苦耐劳,她的饭量大,从前没粮食吃不饱,如今有得吃了,却吃不下了。眼巴巴地看着母亲想吃却吃不动,又无药可治,我们揪着心疼,万分无奈。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在城里的小屋

    2008年的到来对于母亲是一个不好的征兆。元旦前几日母亲住在姑妈家里,一天深夜1点多,姑妈突然打来电话,说母亲不省人事了。一大早我们赶到乡下时,母亲已经稍有清醒,挂完盐水,我们将母亲接回到乡下自己家里。母亲从此基本上卧床不起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后来,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出现肌肉坏死征兆。在母亲固定住乡下的将近一年时间里,我们兄弟两人每周前往探望。母亲耳聋得厉害,加上老年性痴呆,交流十分困难,我们就大着嗓门与她说话,说一些简单的但母亲感兴趣的话题,不知母亲是否感到了欣慰,但我们给自己难过的心灵找到了一丝自慰。在母亲的床边,每天坐满了村里的老姐妹们,她们放下手中的活过来看望,有几位每天二次前来,乡情浓浓。老姐妹们也大着喉咙与我母亲说话,母亲清醒的时候能够回上几句,有时还会说出令周围人叹服的如她年轻时那样闪耀智慧的话;糊涂的时候,母亲对于老姐妹们的问候只是一脸傻笑,有时连她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经常“张冠李戴”,弄出一堆笑话。

    1月29日上午,姑妈打来电话,说母亲前一天使劲掀被子,今天发高烧了。挂了一天盐水后,第二天姑妈又打来电话,说母亲高烧退了,但人昏睡着,看样子不好。我们兄弟二人紧急赶往乡下,看见母亲喘得厉害,眼睛闭着,神志不清,医生向我们摇头。我看见氧气瓶起劲翻着气泡,仿佛看见了希望,不愿相信医生的话。医生加大了对母亲的用药量,还是无力回天。母亲因高烧引发感染,身体虚弱加糖尿病人本来低下的免疫力,终于抵挡不住来势凶猛的炎症病毒,最后引起脏器衰竭,于2008年1月31日凌晨3时不幸与世长逝,享年仅73岁。

    短短三天,母亲走了。

    母亲走前没有说一句话,没有看我们一眼,走得太匆忙,走得无声无息,走得出乎我们意料……

 

 

 (三)

    母亲是个苦命的人,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母,寄养在舅舅家。后来舅舅娶了后舅妈,家境发生了变化,母亲呆不下去了,在十来岁时就逃荒出来,当了童养媳。后来渐渐长大,母亲退掉了童养媳身份,给一位有钱女人做小佣人。没有父母的孩子象根草,母亲小时候凭着自己的聪慧、勤劳与胆大,到处干活混饭吃,将自己养大。

    经常听母亲说小时候吃不饱,身体瘦小,一头黄头发,是个黄毛丫头。在别人家里吃饭是要看人眼色的,母亲养成了快速吃饭的习惯。有一次母亲去一家好心人家干活,吃饭时那家人给母亲夹菜,弄得母亲很惊慌。那人和颜地说:“妹妹啊,你慢点吃,多吃点,啊!”母亲心里格登了一下,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那人说:“妹妹,我说错了吗?我没怪你呀。”母亲终于哭出了声音,眼泪一串串往下掉,哭得说不出话。

    母亲和父亲结合后,总算有了依靠,但日子还是不好过。父亲年轻时得了晚期血吸虫病(一种地方病,可治),身体一直不太好,父母带着我们子女三人,拚命干活挣工分,将我们养大,培育成人。在母亲的一生中,1956年与父亲一起蒙受的那起冤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有关情况在《父亲的秘密》一文中已有叙述)。那是怎样的磨难,那是怎样的日子啊,不知母亲是如何一分一秒熬过来的?要是母亲没有坚强,早已不在人世,也就没有了我们兄妹三人。每当说起那段苦难往事,母亲总是以泪洗面。

 

 (四)

    母亲这一生,来得艰难,去得也艰险。

    母亲离开我们的那几天,下起了历史罕见的暴雪,一片片鹅毛般雪花飞飞扬扬、铺天盖地,大地一片白色。岂不是大地也披麻戴孝,转达老天对我母亲的沉痛悼念?

    按照村上的风俗,我们为母亲办了隆重的丧事。出殡那天,大雪封路,灵车开不进来,只能停在离村庄很远的公路上。我们护送着母亲远行,长长的出殡人群走在乡间道路厚厚的白雪上,踩出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这脚印,书写着母亲不平凡的人生,也在为母亲远行踩平道路。

    “妈妈啊,你一路走好……”

 

                                    写于2008-2-21

 

相关阅读:

《父亲的秘密》

《五一长假我给母亲挠痒》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我们陪母亲去南北湖玩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由姑妈陪着游天宁寺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由姑妈陪着游天宁寺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在上海外滩留影          

 

            看着母亲一步步走远

                       母亲去杭州灵隐寺烧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