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

(2007-08-03 14:00:01)
分类: 感悟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

     在博文里写到“屁”字似乎不雅不敬,以至于有些号称“草根”的博客和网站也见“屁”就躲,以示清高。

     大可不必也!

     放屁乃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是人就吃五谷杂粮,难免肠胃反应偶尔引起放屁,理当科学看待、理性对待之。能够保证一生不进看守所,但谁能保证一生不放屁呢?既然不能,又何必回避“屁”字,装出一付“本人不放屁”的俏模样呢?

    不过,放屁也得看时间、场合,如果放得不是地方和不是时候,容易放出一些误会和尴尬,留下抹不去的记忆……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

 

    关于一群作家与一个屁的故事,已经有些年份了。

    那年我刚从学校走向社会,乡下毛头小伙一个,去过最大的“城市”是离家大约一个小时步行路程的沈荡镇,跟着父亲在一家名为“国营饭店”里吃到过二毛钱一大碗的“肉丝豆腐羹”,我才知道还有比家里的菜更好吃的菜。这样的我忽然接到了县文化馆通知,让我去嘉兴参加全市文艺创作大会,那感觉相当于现在的人忽然接到通知去美国白宫参加一个会议。

    坐了三个小时轮船,又打听了好几个人,终于找到开会与食宿的地点——嘉兴南湖饭店。饭店的气派是我第一次见到,那里进进出出的人群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所有的人都是陌生的,但有一点我很清醒:我混进了文人堆里,与作家们并排站在了一起。

    想到与作家们并排站在一起或者面对面坐在一起,我就有了兴奋、紧张的感觉。想我自己,仅仅一个文学爱好者,偶尔弄了几篇不起眼的东西发在公开刊物上,居然得到了这样的机会,与我所羡慕的作家们混在了一起,让我惊诧了好几天。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

         当年参加文艺创作大会文学组人员合影,其中的一些人后来成

    内外知名的作家。前排右三是中国当代著名先锋派作家余华,前排

     左三那位穿解放球鞋的乡下毛头小伙就是我。

         摄于1984年4月28日。

 

    三天的会议收获确实不小。我被分在文学组,共有二十来个人,除了我一个土里土气的乡下毛头小伙,其他人都有着翩翩风度、透着文学气息、闪着智慧光芒,他们是我的老师。会议日程安排很紧,开大会、分组讨论、听报告、谈文学创作体会。我的精神时时高涨着,因为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就象海绵吸水一样,吮吸着作家们的经验与教训,我想象着未来的创作之路,我的脑海里还跳出了许多创作的灵感,我甚至有些恬不知耻地梦想着将来也象他们一样当个作家。

    会议的另一个收获是吃到了从来没有吃到过的饭菜。饭店大厅里摆满了圆桌,我在服务小姐的“您好”声中走进了餐厅,挑一只靠边的圆桌坐下。我看着一桌子样子好看但叫不出名的菜,嘴里吞着口水,但我没有首先动手,象在乡下做客人那样拘谨着。不料其他人都没打招呼就随意地吃了起来,吃得很放松,有的慢慢品味,有的匆匆咀嚼,原来作家们连吃饭也很个性,不象我那样客气。我赶紧跟上,也放开吃了起来。在以后两天里,我也不再客气,只顾放开了吃,我吃到了以前连梦里也没有见过的许多好菜、名菜,我的嘴巴、我的舌头、我的肚子,这回都跟着沾了光了。

    第二天晚上,会议安排看电影。我已经忘了电影的片名,只记得走进电影大厅时,看见了黑压压的人头,他们都是前来参加文艺创作大会的人员。我对号入座,周围都是文学组的人,我们白天在一起分组讨论,晚上看电影也坐在一块。

    电影开始放映,场内没有了嘈杂,随着精彩剧情的推进,所有的人盯着银幕,注意力集中。我的肠胃忽然有了反应,肠子在蠕动,象有虫子在里面爬行,还好象有气泡泡在里面翻滚,大概是这几天胃口好吃得太饱,吃到的东西也与平日不一样,肠胃系统有些不适应吧。气泡泡继续翻滚,我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适宜放屁的,因为我从来没想过作家们可以与庸俗的屁联系在一起,许多自谦为“草根”的博客和网站都不允许“屁”存在,高雅的作家们一定更不容忍“屁”存在了。我想忍住,可是不行,只能选择第二方案:控制好姿态,不让响出声音来。就这样,我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斗胆在作家群里面违心地放了一个屁。

    这是一个能够引起反响的屁,就象作家们发表了一部有争议的作品。首先是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女作家感觉到了屁的存在,漫无目标地大声责问“谁放屁”,并立即将手帕捂住鼻子,表示不愿与屁为伍。不知是年轻女作家的大声责问唤醒了诸位,还是诸位本来有所警觉,我看见他们都在转头寻找屁的中心位置,就象气象台在测定台风的中心位置。前面的人将头转向后面和左右,后面的人朝前面和左右张望,所有的人都做着与屁决裂的动作,所有的人同时也都成了屁的嫌疑人,唯独我一个人傻傻坐着,惊魂未定,面对周围强大压力暗暗叫苦。我忽然醒悟,我也得有所表示,不然别人就注意到我了。于是我也转动灵活的脖子,两眼在我所崇敬的各位作家脸上扫来扫去……

    就这样,一个匿名的屁在一群作家中间东窜西撞了一阵子后,自知没趣,淡化消失,成了永远解不开的一个谜,使作家们失去了一次深入体验的机会,以至于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作家们关于放屁的描述一直没有超越我的水平。这是自我吹嘘的后话了。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的故事让我耿耿于怀。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为那天不看时间与场合放了一个屁而觉得对不起我的作家老师们,我已经暗暗检讨了多回,决心下不为例。同时,我也为这个屁能够时常勾起我对与会作家们的思念与崇敬而庆幸。虽然时过境迁,当年一起开会的许多人,现在已经成了省内外知名的专业或业余作家,他们雨后春笋般的作品象大海汹涌的波涛,早已将当年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屁淹没,但是,我作为“屁”的版权拥有者,依然保持着深刻的记忆,回忆起来感觉十分有意思并且意味深远。

    我理解当年作家们在屁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举动,既是出于生理与心理本能,也是出于作家所具有的职业化的责任。作家也是凡人,他们也放屁,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样不喜欢屁。所以,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阻挡屁的侵袭,属人之常情。作家还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他们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在感染、薰陶、引导和感化着读者,他们可以细致入微地描写放屁,但不可以象放屁那样写文章给读者看。所以他们忌讳放屁,这是职业的本能,也是职业道德的体现。

    我由此联想到当下热门的博客。我们都有过当作家的梦想,可我们仍然是草根一族。自从有了博客,满足了我们的发表欲望,我们没有当上作家,但我们也做着作家们做的事情,我们在博客里当上了虚拟的作家。既然做着作家们做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向作家们学习,那就是:

    可以将屁当文章写,不能将文章当屁放!

 

                              2007.8.3 中午草

 

   点击查阅《纳凉闲话》系列:    

     《能否“男大当嫁”?》

     《小便 别选错地方》

     《有钱的滋味是啥样儿》

     《人民币在大幅贬值?》

     《20年后流行“光棍”》

     《央视门口之怪现象》

     《老徐一根头发值多少钱》

     《我想给自己涨工资》

     《怀念塞里木湖的水》

     《“狗不理”的别样味道》

     《一群作家与一个屁》

    《这杯酒 是该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