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生日快乐】 文//鸢尾

标签:
生日快乐有生之年幼儿青年中年亲情友情祝福快乐情感 |
分类: 流年未央 |
http://s15/bmiddle/4c55b184g92f4d5ba421e&690
生日,本是一件喜庆的事情,因为这个日子里有一个生命来到世间。想像吧,生命是何等神圣的东西。无论尊卑,都是无尚的珍贵之物。
与地域生活方式有关,故乡人的生活与认知方式简单,所以给小孩过生日也简单清爽,清水煮鸡蛋,外加一碗长寿面,里面漂着零星的香油和葱花,淡香四溢,清贫年代,也特别的诱人。幼儿时喜欢过生日,一则知道过了生日就离长大近了一段距离,而长大对一个孩童来说是一件十分神秘和憧憬的事情;二则因为生日可以收到简陋但温馨的礼物,生命里有爱,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因此那些无忧年岁时的生日,可以说是年年都盼望、都能实现的一个梦想。每一个生日,虽然都很简陋,但都很有成就感,是发自纯洁童心的最由衷的兴奋。
后来越长越大,先是兴趣越来越淡,再后来慢慢地,不需要刻意地竟忘却了,执著地忘却没有想起。像是一种思想慢慢地渗入同化,没有一点儿的疼痛感。想来生日也不是生活里的必然之物,怎么说如何重要也只不过是油盐酱醋般的调料,多一样少一样,浓一点淡一点,都不影响吃饱肚子。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就忘却了呢?
等到后来再触及想起时,是偶然到一位亲戚家去,正赶上一位小侄女过生日,一家人围着小小的幸福寿星,奶香四溢的蛋糕。我才浑身一激灵,想起这个词被自己遗忘了很久很久。这个时间我正年轻,青春里孤傲张扬、天马横空,心中装满了各色各等的远大理想,觉得每一天都应该踌躇满志,才对得起不枉来世一遭的生命。大概是因为觉得需要去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太多,不应该多惦记小女子的春闺秋怨,不应该多沉迷于红尘俗世男女的儿女情长,而生日更终究是无关痛痒的毫毛滴水,所以根本没有在心里留下一个放置它的小小格子。
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年不曾记得一个人的生日,不曾祝福过哪一个人,哪怕是那些需要我祝福、等待我祝福的人。后来在遗憾中明白,生命正像夏日的向日葵时,在一些花开的里程上,是需要或者用图片,或者用文字,或者用音乐来留下一些墨迹记录的,若干后是有一定意义的。而这却是走过才能明白,如今面对这一页无字的空白,甚是叹惜当初不够聪明。
时光匆匆,迈过了青春的门槛,渐往中年的光景靠近,每每想起大学时读谌容的《人到中年》,即便那时那样的热情,都有一丝沉甸甸的感觉。现在呢,糊口生计,越挫顿越对生活怯懦逃避,连去读的勇气都没有了。不容置疑,人到中年如此沉重,是我不敢想像的,也是畏惧接受想一味逃避的。而生日再被想起时,是在眼前我即将走进年过三十的门槛时。不是为了庆祝生日而想起,而是因为不敢去面对年华已逝而人生空空的悲怆感时,生日成了一块心中稳固的钟表,嘀嘀哒哒,无情地标示着生命逝去的分秒。
与以前素面朝天布衣麻裙的姐妹们在一起,话题越来越多转向如何保养皮肤的的问题,想来已是一种自信崩溃的心态。我是怕老的,总觉得人慢慢变老,是一件精神上最痛苦的事情,颜面枯萎不说,心态是再也朝气不起来。而这时间的生日,不再是充满喜气、庆贺生命的幼苗慢慢茁壮成长的事情,而是记录生命一年比一年少的倒记日历。前几日看电视,央视一位名嘴说了这样一句话:明天一天比一天少,昨天一天比一天多。这么精辟的话当时我多想它是一条荒谬之说。因为这样,生日成了女性讳忌的。我也一样是俗人,和年轻没仇没冤,所以也刻意忌讳不去提这个问题。
因为这样的原因,近些年不愿不敢去记得一个人的生日,包括父母,因为我想至亲的他们健康长寿;包括朋友,因为我想他们都青春常在。而祝福的需要性,被我不加考虑地扔在一边。
去年底父亲过生日,提前给我说,务必得赶回去,因为他说人一年老一年,过了今年的生日不指定还能到明年的生日,渴望子女依偎的天伦之乐,需要子女的祝福来温暖苍凉的老年心田。父亲还年轻,至少说这样的话还早了点,但是其中对于子女祝福的盼望像冬日的白雪一样茫茫,瞬间铺满心田。我听着就眼睛湿润起来,原来以为逃避能给他人带来幸福只是我的单向思维,而情感上的需要才是最真实的。
今天,正好是一位十几年音信渺茫的故朋的生日,我努力地记着,并在一大早就发去祝福说,生日快乐,祝福你,有生之年天天快乐。然后我收到了那边来自感动的道谢,一个清晨突然就明媚起来,生动起来。
从此,不再逃避,生命需要美好的祝福,和来自生命里的感动,我会在记住的所有人的生日那天,送去同样的祝福,也祝福我自己,生日快乐,有生之年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