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有语文作业,从上周开始,多了一项:写日记。写一两句话就可以,不用交上去。
有有当天和第二天都热情高涨地写了很多,第一篇写了1个小时,第二篇写了1个半小时,写得他累死了。我教他写字也累。之后,他就说写不动了,要求口述。

考虑到他每次都口述那么多,写起来是太累,不让他口述那么长嘛,明显是打击他的积极性,也会压抑他的口述能力吧,所以我就答应他现在暂时不动笔,我来帮他记录,他口述就可以。所以,之后的日记,都是他口述,我记录。
每次口述,不用我提醒,他自己想一想,就确定口述的内容并直接开始说了,而且都很流畅,不是那种要停下来想想才能完整说完的,能很流畅地一口气说完。
上学的日子,内容都是学校的生活或学习,几乎都是以高兴或不高兴来开头(次数多了他自己是否会觉得不满意,然后发现更好的表达方式),通常是既有高兴的事情,也有不高兴的事情。不上学的日子,也只有上个周末,口述的都是自己的梦,梦里的情境也被他描述得不错,听了像是身临其境。
昨天的日记先是以“我今天很不高兴”开头,接下去说了两件不高兴的事情:首先是被留下来,写了好久好久的字,但又高兴,因为被留下来了,老师还给巧克力吃;其次是0号本(听写用的)还没有用完(还有一面没有写完),老师就发新的了。我不想浪费0号本。不要浪费0号本,就像不要浪费粮食一样。(这个比喻还不错,亏他想得出来)。还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就是听写又得了一百分。前天一百分,昨天一百分,今天还是一百分。这是第七次一百分了。你们觉得我棒吗?你们要表扬我吧?就说“棒,棒,你真棒”吧!(老师和全班同学会齐声对正确回答问题的孩子说“棒,棒,你真棒”。他说前天自然课被这样表扬了一次)
日记复述得算是比较有条理的,也写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写日记就要这样。但听完全部内容,再来看开头,就会觉得不是很好,于是跟他分析,日记里有高兴的事情,也有不高兴的事情,但开头“我今天很不高兴”很容易让人感觉你这一整篇日记都是要写“很不高兴的事情”。内容里有两件不高兴的,一件高兴的,开头你重新想一想。他想了想,就改成了“我今天有两件不高兴的事情,有一件高兴的事情。”其他的我觉得不错了,就没有让他再改了。
日记这项作业挺好的。听孩子口述,就像走进了他的内心,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学校的快乐与不快,对他而言,也是一种宣泄。而且,每天这样梳理一遍,既整理了心情,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对于表述不够好的地方,比如条理方面、表达方面,我可以提出建议,他也能在其中得到改进,为以后的写作文打点基础。
有些家长认为这项作业有点过早,对于不会写字的孩子来说,压力太大。我觉得要看怎么去想,如果一定要写字,的确是有些困难;如果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自然也会有压力。但如想清楚写日记的目的和老师的本意,灵活处理,给孩子宽松的环境,不给孩子压力,就不会感觉困难了,利肯定大于弊。
希望我儿好好坚持下去。加油,有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