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择日日课 |
择吉术形成于汉,迄今已二千余年。但元代以前的有关著述,大都湮没无存致使许多问题难以考辨。目前可见的择吉文献,以清朝乾隆时所编纂的《协纪辨方书》最详备,最具代表性。《协纪辨方书》是清朝通用的历书。在我国,记载年、月、日、节气的历书通常由朝廷编修颁发。自汉代择吉术与历书结合,历代历书上也记载有择吉的内容,称为通书、黄历。这种通书、历书民间需要量很大。宋代印刷术产生后,坊间印历书以牟取暴利的很多,各朝政府都有禁令。清乾隆年间,经过康熙之治,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趋加深,繁荣的表面下蕴含着动荡的因素,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更为迫切,以择吉为生的江湖术士走红,坊间私自印历书,通书不计其数,这些私印历书,通书不仅错漏百出而且荒谬绝伦。乾隆皇帝有鉴于此,接受大臣的建议,命当时编修《四库全书》的馆臣重新修订历书,修纂一部既纠正过去历书对纪年、月、日、节令的错误,又辨析充斥其间的荒谬择吉理论和术语的通书。由著名数学家梅文鼎的孙子天文学家梅毂成主持编修,书成后取“敬天之纪,敬地之方”二义,名为《协纪辨方书》,送乾隆皇帝审定颁发天下,又名《钦定协纪辨方书》。
《协纪辨方书》由允禄、梅毂成、何国宗等人编篡。全书三十六卷。计本原三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年表六卷,月表十二卷,日表一卷,利用二卷,附录、辨伪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