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为何要驾车

(2009-11-26 21:21:56)
标签:

80后

瑭瑶

庄子

驾车

逍遥游

文化

分类: 散行散记

庄子为何要驾车

 

有人说庄子的车牌是“逍遥一号”。然而常人看不见这个车牌号,甚至分辨不出这是庄子的车。它外表平凡无奇(应该相当破旧),别的车子快则快,慢则慢;但它有特异功能,在马路上不会发生车祸,在天地间可以遨游。

庄子是位穷司机,住在穷街陋巷,织鞋为生,饿得面黄肌瘦,甚至要向人借米粮。那个管河道的混蛋说:“等我收到赋税后才借你。”庄子气得脸色都变了。可是绝顶聪明又爱说故事的他,马上响应:我在车轮压陷的地方遇到一尾鲫鱼,它向我要求几滴水活命。我说:我要到美国去,把密西西河的水空运来接济你,如何?鱼气得脸色都变了,说:那不如去咸鱼店里找我算了。

偏偏还有一个不知死活的芝麻小官对庄子说:穷居饿肚驾破车,我比不上你;遇到达官贵人,就有好几辆豪华大房车任我驾驶,那才是我的过往之处。庄子冷冷的回道:我听说达官贵人因为坐的时候比站的多,通常屁股会长痔疮。帮他们医治的,送脚车一辆;帮他们舔好痔疮的,获轿车一架。所舔的部位愈卑下,所获得的车辆就愈大多,你难道是治好了他们的痔疮吗?不然怎么会得这么多车辆呢!你滚到边去吧!

在庄子眼中,人有愚智,车有贵贱,重点在能不能从“道”的立场来看待。

从世俗的立场来看,我的车珍贵,你的车低贱;从差别的角度来看,就看我们如何比较,贵还有更贵的,贱还有更贱的;从功用的角度来看,用之则贵,弃之则贱;从取向的角度来看,喜欢则贵,讨厌则贱。

重点来了。“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真正的需要其实很少,何必汲汲营营,奢求那么多?车之为用,在通行便利,何必贵或大?最好无车,走路有助健康,又靠近自然。

可异人心不足蛇吞象。又爱比较炫耀,这是井底之蛙,以为天下只有自己。

也有许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欲虚荣,不择手段,所以庄子说:“无耻的人富有,自夸的人显达(无耻者富,多信者显)。”

 

真正的快乐与逍遥

一个只求大车贵车或名车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的人。就像人被绑起来倒挂一样。如何自行解除(悬解)呢?驾御万物而不被万物所驾驭(物物而不物于物)。车为人用,而非人为车用。有,当然不错;没有,也无所谓。胜固欣然败亦喜。超越比较之心,生活游刃有余,人也容易快乐。

在人间超越一切比较,顺其自然,安时处顺,才能脱离一切痛苦,这叫做不以自己的角度,来作为看待一切的标准;在世间超越一切比较,物我同化,无从区分,才能活得自在逍遥,这叫做不以人的角度,来作为看待一切的标准。就这样,庄子梦见了车子,车子梦见了庄子。

车子说:当天地与你并生,万物与你为一,你会从大小贵贱等角度来看待我这辆车子。我这辆车子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是你的,有你的感情和体温。我这辆车子又是最普通不过的,和路上所有的车子没有差别,然后,你就会觉得我很美,觉得其它的车子都很美。所有的东西都很美,这样你不就快乐多了吗?

真正的快乐逍遥是无所依赖无所倚靠无所等待。有所待即是外求。求人是苦,求之不得更苦,更何况很多都是非份之求。一个人一旦役于物,很容易就成为欲望的祭品;与其成为祭品,不如活得平淡和平凡。

猪狗挣脱圈链,就是要获得行动的自由。猪狗会为自己行动的自由设想,人如果不会为自己心灵的自由着想,人与猪狗到底有何差别?偏偏有人宁可成为烧猪走狗,就是不愿吃青菜豆腐啃骨头。

这条道路看不见吗?很难走吗?没有车子吗?庄子说:不要自恃尊贵,不要贪恋权位,减少您的耗费,降低您的欲望,这样就算找到车子了。放弃世间一切物质与感官的享受,路就出现,车就等候,包你一路平坦顺风不撞车。

为什么有人偏偏看不见路或不肯上车呢?“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不是眼睛看不见,是心看不见;不是没有车,是不肯上车。

 

做个真人,不当假人

老子处在礼坏乐崩的春秋,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才活得下去和活出自己。庄子身在天下大乱的战国,保持距离也无法苟全,生命只好提出“化”与“游”,而且能“化”才能“游”。

“化”是化和超越比较之心,摆脱人我和物我的对立观念。如何“化”?方法有三:一是区分内外,二是重内轻外,三是有内无外。内,是指我们的心灵世界;外,是指有形可见且变化无穷的外在世界。

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心灵的自由与安乐才是最重要的,并懂得以清明的心来观照一切,就不会受外物所牵累,也不会为人生的无常而惧怕感伤。来的一定会去,上的一定会下,有的一定会无。生死亦如是,何况得失荣辱成败?这些都是相对的。庄子说:人活着就是离家出走,死了就回家。既是回家,还害怕什么?懂得如此区分,就会知所轻重,就可以继续努力,让身心无拘无束自在逍遥。

难吗?说真的,有内无外太不容易啊!但至少让我们努力,做到区分内外和重内轻外,找回真我,不要那么多假我;做个真人,不做假人。至少,我们可以外化而内不化,言行外表与世俗同化,内心坚持自己的信念原则。我们没有必要突出自己,显示自己高明有用。外不殊俗,内不失正;否则与众不同,死得很快。

然而,一般人则是内化而外不化:内心毫无主张,对外又因物欲名声而与人争斗。庄子说:“外重者内拙(凡是以年物为重的,内心就会笨拙)。”又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嗜好及欲望太深的人,他的天赋的领司力就很浅了)。”只有重内轻外,回到内心要求自己,才能启发人生的智慧啊!

学学庄子驾车吧,不要等到发生车祸时才来求救。学习道家,日常驾车平安逍遥,忘物忘人忘我,如鱼在江湖而相忘江湖,大家见面时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何必等到心灵干涸,才来苟延残喘相濡以沫,呼救求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