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界临死亡

(2009-09-25 20:03:46)
标签:

80后

瑭瑶

随笔

界临死亡

文化

分类: 散行散记

界临死亡

 

文/瑭瑶

 

    那天一个朋友的父亲往生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面沉了下去。前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人就那样走了,而且留下了一大堆疑问等待他的后人去解谜。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霎那间让我有了不少领悟,特别是死亡这种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

    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每个人都在口说“无常”,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为无常做好准备呢?学佛的这段日子里,我不断反问自己,死亡和自己有什么关系?然而问题始终都没有得到解答,直到这宗事的发生,我才了然一二。

    当天我参加了这场丧礼。抵达医院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朋友进入停尸房准备领尸,那时候心里面的情绪还很稳定,甚至没有什么感受,直到尸体被移到外面时,看着朋友父亲的遗容,我不由衷地从内心深处发问:这真的是那位我曾经和他握过手的老人吗?

    一张如熟睡般的脸孔,很安详很平常。然而,我的内心却显得十分复杂,毫无所谓的安详和平常。取代掉“安详”和“平常”的挣扎,让我不知所然。一个死去的人和一个活着的人的差别如此之大,要我如何去区别呢?顷刻间,我无话可说,只有拿着数码相机对着遗体拍下了一张不属于自己的照片。

    生命究竟要怎样诠释才是正确的呢?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太子四次出游看见生老病死后,觉得人世间太苦了,一定要为自己寻找解脱生死之苦的方法。经过多次的寻师拜访,太子终于在菩提树下入禅定,而悟得宇宙至上的真理与智慧,成为正等正觉伟大的佛祖。

    而我却只是一介凡夫,试问我又有何奈何?看着一张死去的面容,心底的彷徨和无所知全都跑出来了,这个时候的我是迷失的。老人的离开正好为我打开对生死的迷惑。

    几个月前读《西藏生死书》的时候,就很不明白为什么书中引用那么多说明在等死的诗句,到如今心里剎那明白,原来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在筹备着死亡来临的剎那。所以,无常莫过于在对我们说,叫我们别只顾着物质上的享受,而忘了死亡就在身旁等着。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想说的是,当我们焉知死的时候,就应该把握因缘付出,这样才不会“未知生”。人的存在想必都是由“生”和“死”这两大因素组成。主张因果与七世轮回的佛教说得最清楚,对于生死我们要看得通透,而不要一味固执于某事某物,懂得付出而无所求,这样我们便会活得随缘和自在。

    话又说回来,完成稿件之后,我每天入睡前都在想,想着当天我所参与的葬礼。那一切从简的葬礼,实在让人感到无奈,但也为死者感到庆幸。

    或许这就是正如朋友的母亲所言,他已经拥有了人生的最后尊严。对于这样的回答是否马虎了一点?我也不知所以然,死亡真的有太多的疑惑存在,三言两语,一时间也难以道尽。

    一个人的存在和一个人的死亡如果合并在一起的话,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我想,莫过于是一个人在活动,而一个人在睡沉罢了。正如海涛法师所说:晚上当我就寝时,我就对自己说“今天的我已经死去,明天的我就是重获生命的我”,所以我们要感恩。

    这话一点也没错,我们只有透过这样的办法,才能够了解何谓死亡,何谓重生。如果这一点都没有厘清楚,我想学佛也枉然。然,我是否已经明了,未学只有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既得来死亦去。经过这次的经验,我总算重新认识死亡二字?

 

去论坛浏览本文,并参与论坛讨论。

 

 

精采文章呈现: 小说:夜声   白光

                见刊小说:沉伦

                散文:明月中秋忆诗词

                      生命灵动的艺术体

                散文诗:追路

                评论:先锋文学一直“在路上”

                      一部无名自拍片的“圣战”

                      为何总让我们心痛

                      千万别让慈善淹没在口水中

                      重踏返城路的农民工

                      他不介意成为诺贝尔·奥巴马

                      我们的信仰将无处安放——评《风声》

                      余秋雨的最后一个“腰带”

                      这一刻,让全世界不得不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