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手记(51):小零食

标签:
育儿小零食咕咚姥姥 |
分类: 外孙成长手记 |
孩子吃零食,是很多家长纠结的事:不给吃吧,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吃会馋得哭;给吃吧,怕影响正餐食欲导致营养失衡,更怕零食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太多不利孩子健康。
其实,很多资料显示:“科学地给孩子吃零食是有益的。因为宝宝的零食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身体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在正餐之间加吃零食的孩子,比只吃三餐的同龄孩子更容易获得营养平衡。”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的小零食吃得健康、规律又开心呢?
小外孙吃零食的时间一般是两餐之间:上午9-10点和下午3-4点之间。每次的量是根据正餐进食情况而定:如正餐吃得很好,相对零食就少;如正餐吃得不好或吃太少,相对零食就多一点;如没有吃零食的要求,也不会强迫他吃零食,因为稍微有些饥饿感会对下一餐更有好处。一般情况下,晚上不吃零食。
根据外孙自身体质和口味,我把零食分为三类:常食用的零食、适当食用的零食、不能食用的零食。
1、常食用的零食:苹果、猕猴桃、香蕉、梨、桃、橙子、西瓜、葡萄、原味酸奶、葡萄干、不加糖的鲜榨果汁、煮玉米以及自制葡萄干发糕、芝麻酱花卷、自制面包、豆沙包(自制豆沙馅)、蒸芋头、山药、红薯等;
理由:营养素含量丰富,低脂、低盐、低糖,能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
2、适当食用的零食:自制黑芝麻糖、海苔片、奶酪、奶片、单纯的钙奶饼干(不夹心)。
理由: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却是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脂肪、糖、盐等相应限制的成份。
3、不能食用的零食:各种糖果、炸鸡、炸薯条、熟肉制品、膨化食品、巧克力派、蛋挞、奶油夹心饼干、奶油蛋糕、方便面、罐头、果脯、冰激凌和各种饮料等。
理由:营养价值低,是含有多种添加剂、脂肪、糖、盐的食品,提供能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