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手记(28):生病的外孙很勇敢
(2018-08-03 07:48:08)
标签:
育儿生病勇敢咕咚姥姥 |
分类: 外孙成长手记 |
1岁1个月零16天的小外孙,前几天生病了。
2011年6月29日(周三)
当时,没有带多余的尿裤,我立马抱起他就往家里走,本想换好尿裤,再回去玩一会儿。可回家一看,情况发生了变化,小家伙拉肚子了,拉得全是黄黄的水样便。
一直到晚上连续拉了5次,他爸连忙取便样去了附近武警医院做化验,结果是消化不良引起的。他妈赶紧给他吃上了助消化的小药“妈咪爱”和“思密达”。
6月30日(周四)
上网查资料,翻看《郑玉巧给宝宝看病》等有关书籍,试图通过改善饮食来缓解腹泻的症状。
书上说:“小儿腹泻时的饮食调养,应以清淡、温中、理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决定采用几种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有一定止泻作用的食物来配合治疗:焦米粥、胡萝卜米汤、蒸苹果、山药红枣泥等。
7月1日(周五) 外孙腹泻依然不见好转。
到了中午,我感觉他身上有些烫,叫姥爷赶紧量体温:37.8,贴了一片退热贴。可怜的孩子没精打采地趴在我的肩膀上哼哼唧唧不停地哭喊,声嘶力竭的哭声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只能抱着他轻轻地摇,心疼的我直掉眼泪。
下午,小家伙体温升上来了:38.5,心急如焚的姥爷给他喂了一滴管退烧药后,抓起手机就给他妈通报孩子的病情。
下午3点多,他妈急匆匆从学校赶回来,决定带他去医院。姥爷开车,我抱着他,他妈提着东西,一起去了省立医院东院挂了儿科急诊。
抽血化验时,小家伙似乎明白家人的辛苦,居然一声都没哭,非常勇敢。化验结果:感冒引起的消化不良,他妈不放心,又看了中医儿科,拿了几味中药。
7月2日(周六)
每次喝药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孩子哭大人哄!抱着按胳膊腿的,手里拿着勺子颤颤巍巍灌药的,到最后药还是洒得到处都是。愤怒的小外孙竭尽全力挣脱,凄惨的哭声在房间里不停地回荡,噢!我们再也承受不了内心的折磨,无奈又换了其他药。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可恶的病魔把孩子折腾得两眼凹陷、浑身无力,食欲锐减,整个小人儿看上去消瘦了很多。他妈怕孩子拉得厉害了引起脱水,采用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给他补充体力。
下午,外孙腹泻依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但烧有些退了。姥爷不放心又取了便样去了附近武警医生做化验,结果还是消化不良。
7月3日(周日)
看到孩子痛苦的样子,全家人犹如热锅上蚂蚁一般,茶饭无心,坐立不安,好生难过!但到了下午,大便的颜色和浓稠度稍微有了变化,总算看到了好转的希望。
7月4日(周一) 外孙腹泻和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早饭,我用炒好的小米和山药给他熬的粥,里面还加了红枣泥。小家伙一连几天都没有认真吃饭,一小碗全喝上了。
腹泻虽然有了好转,可看上去还是没精神,总爱让人抱着。
吃过早饭,我抱着他在窗前玩,一眼看到了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天天和休休。我赶紧打开纱窗。
几天没见了,激动的小外孙冲着他们有气无力地呼喊:“哦!哦!”直摆手!楼下天天的奶奶,休休的姥姥亲切地喊着:“咕咚,咕咚快下来玩吧!”咕咚用乞求的眼神儿看看我,又指了指门,示意要我带他出去。
三个好伙伴又凑在了一起玩,看得出小家伙高兴地不得了!
病魔赶走了!外孙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开朗。
外孙这次生病主要是消化不良引起的,那么是怎样引起的消化不良呢?我做了小结:外孙平时食欲超好,多半是食量没控制好撑着了!因为孩子脾胃消化功能本来就差,如果吃的太多,就会给脾胃曾负担,造成消化紊乱。身体长期内热,感冒、发烧自然会找上门来。俗话说:“若要小儿安,耐得三分饥和寒”,看来这话有道理。
希望勇敢的小外孙永远健康没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