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外国记者这样说,中国好比一列快速行驶列车,全世界为之注视,而从“两会”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则可以捕捉到中国行驶的方向。我们认为,这个方向就是,贴近民生、科学发展、富民强国的和谐明天。
细读《政府工作报告》,字字重似千钧,句句关乎民生。今年,政府将为百姓送上总数4778亿元的民生“大礼包”,当原本单调的数字,注入“以人为本”的执政情怀,就赋予了伟大的情感。
从财政支出上,最能感知这个国家人民的幸福温度。
这使我们想起了两个月前温总理与菲律宾财政部长的一次对话,对方问“中国财政增长这么快,钱怎么花”时,总理回答“第一位是改善民生”。
的确,对比去年,不难看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实现了从局部免除到全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从收费到免费,农村低保从探索到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试点到扩大范围,住房问题从调整结构到重视廉租房建设,农民工医疗保障从研究到重点推进………处处彰显的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执政理念。
当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甚至未成年流浪儿,被一个国家的施政报告高度关注时,对民生的自觉检视和深情厚意,感动的是十三亿人民,温暖的是一个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