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热效应(三):湘商热

(2007-03-05 14:10:11)
分类: 春天的交响
       北京学者名流,共话《湖南热效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是中国市场经济理论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在湖南沅陵生活了20多年的湖南老乡。谈起湖南热,厉老说了一个新名词--湘商热。
       “浆声篙影波纹,石桥墩,蚕豆花开一路春。”(厉以宁《相见欢》)
       这是厉以宁教授回忆沅陵暮春时节的旧作,谈起湖南,厉老连声感叹:湖南是个好地方。虽然重返湖南的次数并不多,但是那里的变化始终是他的关注。老人记住了一个反映变化的数字: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06年客流量超过660万人次,增幅居全国第一。
       厉老告诉记者,湖南现在人气很旺。人气的积聚,实际上是代表着人才的积极性的发挥,也包括更多的资金的流入。
       他用“挣钱”和“赚钱”和这两个不同的用词,来概括今天的湖南人迥异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经济模式。“挣钱”是一个“提手”旁加一个“争”字,是靠双手去拼搏,是“挣钱”。
       “猪仔壮,土鸡肥,青砖红瓦屋前堆,爹娘细问他乡事,直至四更月已垂”。厉老1995年在湖南郴州农村写下的这首词,说的就是湖南人外出打工挣钱回来,与家人叙旧的情景。
       而“赚钱”,是一个“贝”字加一个“兼并”的“兼”,厉老说,这是以钱赚钱、资本运作。他注意到,就在去年,太子奶集团向英联、高盛、摩根斯丹利三大顶级投行私募7300万美元,湖南有色海外上市,将资本触角伸向澳大利亚和国内资源型企业,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开了“中国财经第一博”,在福布斯富豪榜,梁稳根、张跃、傅军等更是牢牢站稳了自己的脚跟。新一代湘商借助资本和金融市场,大把“赚钱”,也使湖南成就了一片人气旺盛的商业热土。“自古有湘军没有湘商。它应该代表了一种新的文化,本来湖南文化底蕴深厚,怎么把它和湘商新的文化结合在一起。”
       在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湖南省2007年两会上,培养企业家队伍,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成为一省共识。春节过后上班第一天,湖南省就召开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与会的非公经济人士,代表的是10万户私营企业,他们当中,有6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19家过10亿元。
       厉老说,“湖南要真正打出湘商的旗号,必须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湖南要有几个大的高科技型企业,名字就出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