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非常欢迎你们来到《上海托幼》的博客空间,来到晓燕的会客室。
   
我是上海托幼“案例”和“二期课改”栏目的编辑。为了感谢各位老师对《上海托幼》的关注和支持,并更有针对性地向我们投稿件,我将把我所负责的两个栏目向大家作详细的介绍。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案例”栏目。
 
   
“案例”栏目是《上海托幼》创刊以来相对稳定的一个栏目;对一线教师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是幼儿园教师阅读率和关注度较高的一个栏目,也是广大读者朋友投稿最多的一个栏目。为了帮助广大关注和支持《上海托幼》“案例”栏目的读者朋友更有针对性地投稿,同时提供一种梳理自己工作的思路,特将此栏目的的内容定位向大家介绍一下。
目前,我刊“案例”栏目刊登的文章明确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叙事案例
   
即以一个问题集中(冲突鲜明)、过程完整的“故事”为载体,对所关注对象(可以是幼儿,也可以是教师或其他人,如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表现,或家园联系中的家长)的行为表现进行故事式的描述,对教师自身的解读、分析和回应进行深入的说明,随着“故事”的发展,在两条线反复变换和交替的过程中呈现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对所关注对象的行为进行解读和回应的过程,通常以被关注对象的行为表现得到明显改善为止,最后可跳出“故事”对“故事”反映的根本问题进行概括、总结、与提升。
   
叙述分析式的案例就像教师在讲一个自己的故事,有较强的可读性,不仅可以让阅读的人在故事中体悟到讲述者的对整个教育事件的解读和价值判断,还可以让阅读的人从故事中直接借鉴成功的回应策略,更重要的是可以让阅读的人感受到如何发现、持续关注、不断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并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类似的反思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本刊从2006年开始刊登此类案例,已发表的此类案例如:
   
2006.1——《他是自闭症吗》(作者:宋庆龄幼儿园 
李霞)
   
2006.2——《一次“三课一议”研讨活动》(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瑭桥中心幼儿园 
顾丽明)
   
2006.3——《规则教育,让规则说话》(作者:江苏省常熟市东张中心幼儿园徐丽秋)
   
2006.3——《从选定到选举》(作者:浦东新区浦南幼儿园 顾莉玲)
   
2006.7/8——《在交流与碰撞中发现活动的价值》(作者:徐汇区乌南幼儿园张建敏)
          
——《谁也不爱我》(作者:奉贤区四团幼儿园 兰兰)
   
2006.9——《在滚珠游戏中看幼儿自我决策能力的发展》(作者: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幼儿园缪雯晓)
   
2006.10——《从续编故事到幼儿辩论赛》(作者:福建省泉州市机关幼儿园林萍)
   
2006.11——《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源源入园记》(作者:金山区干巷幼儿园张中妹)
   
2006.12——《大家一起讲故事》(作者:江苏省海门市直机关幼儿园 
薛红艳)
   
2007.1——《他敢说话了》(作者:山东省利津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李占美)
   
2007.2——《当游戏玩不下去时》(作者: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幼儿园缪雯晓)
   
2007.3——《老师,我可以到小舞台去吗》(作者:南汇区泥城中心幼儿园黄萍)
   
2007.4——《Tom醒了》(作者:宋庆龄幼儿园 
李霞)
   
2007.5——《委屈的骏骏》(作者:浦东新区南门幼儿园 
李洁)
   
2007.5——《东西不见了》(作者: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詹黎)
   
特别要说明的是:叙事式案例关注的问题可丰富而多样,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任何类型、任何性质的问题,只要是值得教师关注和解决的,不论是大问题还是小细节,都可予以关注。
 
   
第二类:精彩活动过程实录(以集体活动为主)
与活动设计方案有点类似,但其活动过程以实录的形式呈现,通过活动过程中的师幼互动体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幼儿自主建构”两者关系的协调。
   
基本结构为:
   
1.    
活动说明(包括活动背景介绍和教师预设此活动的意图)
   
2.    
活动目标
   
3.    
活动准备
   
4.    
活动过程——以实录的形式完整再现教学现场
   
5.    
活动反思——注重深度反思,哪个环节把握得不好,为什么;哪里是生成的,为什么等,以及今后或其他教师开展此类活动的建议等。
   
《上海托幼》2007年第一期二期课改栏目的确《我们来跳民族舞》(作者:长宁区实验幼儿园奚珏)一文可作为参考。
 
   
第三类:主题活动方案
   
将优秀的主题活动案例打包呈现,内容包括:
   
1.    
主题说明
   
2.    
活动形成的主题网络
   
3.    
有代表性的集体活动举例(要说明集体活动的设计意图及其在主题推进过程中的作用等,要素需包括:活动说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
   
4.    
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举例(照片呈现,用文字说明提供的材料、玩法和教师的观察重点或其他建议等)
   
5.    
主题反思(最大的心得与最大的失误,给其他教师开展类似主题的建议,或自己今后可如何改进的想法等)
   
活动实录与主题活动方案最好能体现时效性,与大部分幼儿园可能开展的主题活动保持一致的时间进度。如我们在2007年第3期发《春天来了》,可以为教师即将开展的春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