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问题解答杂谈 |
分类: 育儿 |
小荷三岁时开始上幼儿园,每星期去三天,目的是让孩子开始适应家庭之外的大社会,培养孩子的处世能力。但是,小荷上幼儿园并不顺利,当初次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她就不爱去幼儿园了。有一次,姥姥负责送小荷去幼儿园。驾车途中,小荷睡着了,到达幼儿园后姥姥刚把她抱下来、让她坐到小椅子上,她就大哭起来,其余的孩子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她。姥姥认为这是对小荷自尊心的伤害,立即将小荷带走,刚一离开幼儿园,小荷就破涕为笑。从那以后,小荷每天都嘟囔“明天我不去幼儿园……”。为了让孩子高兴,姥姥和妈妈一起寻找其它幼儿园,其中一所是姥姥上学时实习的幼儿园,是官办,也就是说全部费用全免,午饭质量特好,这一点连小荷也赞不绝口。然而,去了没几天,小荷又烦了,说她想回原先的幼儿园。就这样,在小荷不休地反对声中,她终于四岁半,妈妈赶紧去学校给她报名,顺利通过入学测试,小荷正式成为小学生,并始终热爱上学。假期里常常玩“上课”游戏,说明她是很盼望开学和上课的。
多数孩子不爱上幼儿园,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1、这是孩子从出生后第一次离家进入社会,对于幼小的孩子,这自然是个很大的变迁,孩子难以适应这一变迁,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是个可以理解的现象。少数孩子爱上幼儿园,多是因为家里的环境很无聊或者家暴严重,相比之下,幼儿园还能让孩子快乐一点和安全一点,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比较高兴上幼儿园。
2、中外幼儿园有两种极端倾向使得孩子讨厌幼儿园。国内的幼儿园常常呈现幼儿园学校化的倾向,让孩子排排坐,一坐半天,教孩子学些不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知识,把幼儿园当作小学的前期准备,违犯了孩子的心灵和大脑发展规律,孩子不想听不想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老师对“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的孩子会惩罚,如罚站、当众挨批评、向家长告状等,这就挫伤了孩子十分敏感的自尊心,让孩子更加厌恶幼儿园。
而国外的幼儿园则呈另一种极端:一个老师管理多个孩子,让孩子自由玩耍,没有创意性的游戏,玩具不少,孩子想怎么玩怎么玩,不会玩老师也不管。而且,幼儿园龄的孩子尚不具备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的能力,孩子们大都是孤独的自己玩,这就违背了孩子需要社会性的心理,成为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另一原因。
怎样对待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问题?
首先,家长要理解这是孩子人生所经历的一大考验,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支持,当孩子哭哭闹闹说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家长不能妥协,也不能态度粗暴地强迫,而是应当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带宝宝去幼儿园,即使孩子不停地哭泣,家长也大可放心,其实孩子的哭,主要是在表示他们不想让妈爸离开自己,一旦爸妈离去,孩子的哭声一般也就会自动消失。
第二点,及早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交友能力,从孩子一出生,妈妈和其他家人就要不断对孩子说话和阅读,让孩子的大脑语言中枢得到最早最强的刺激。可以肯定,越是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越会适应新环境,也更会主动交往小朋友。许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开始会说话才应付孩子说话,这就太晚了,也就是错过了孩子的语言发展敏感期,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很不利。要知道,一个语言木纳的人就是个笨人,即使会考试,却难以适应职场为人和婚后居家为人,而正是与他人的不和谐才是痛苦和失败的主要根源。
第三点,家长对待学龄前孩子,必须坚持顺养,除去那四条影响孩子健康的规则必须遵守,其余一律听孩子的,同时要不断鼓励和赞赏,这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主要动力,一个自信的孩子自然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去幼儿园哭咧咧,其实他们内心还是强健的。
第四条,家长一定不能使用任何方式让孩子害怕,不论是打骂、训斥、高声喊叫,还是掉脸、无端疏离、讲可怕的故事、给孩子看画面阴暗的电影电视,让孩子待在黑乎乎的房间,让孩子独处等,都会造成孩子失去抗危机能力,这样的孩子去幼儿园的自然反应是更加害怕,这样的孩子抵制去幼儿园的现象也最强。
第五条,幼儿园只是孩子一生很短暂的时光,对孩子的个性成长和智商情商社商都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如果幼儿园老师告状,家长不要放在心上,照旧爱孩子、尊重孩子和赞赏孩子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