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优雅站立教育不老健康 |
分类: 亚技 |
多年前,笔者携女儿去道家发祥地崂山,入深山老林中一家道姑庵朝圣。听见我们踏入,三位道姑亭亭袅袅地出来,静静地玉立于矮矮的陈旧堂屋外。脚下的院落布满了淡绿色的青苔,中间一条花岗岩石径,窄窄的,洁白的,通往院外的幽深山林。三位仙姑衣着均是深蓝色袍服,宽松的,从容的,清洁的。
我上前请教道义,年长的一位走前一步,另外两位谦恭地端立,娴静地倾听着。长者道行深远,娴熟地讲解道德经,才疏学浅的我自是听得云里雾里,不过,长者的风度和身姿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讲话时玉树临风般飘逸潇洒,站立的体态却又端美宁静,恰如一尊修定了的真佛,加之另外两位功夫稍浅,有对比就有鉴别,尽管我本外行,也一眼能看出她的高超意境。那一刻我心被她的大美所震撼!自那以后,常常琢磨这位道姑的美究竟来自何处。
多年过去了,笔者终于通过学习亚技,探讨出华人独特的身姿和肌体使用问题,现在可以自豪地告慰读者,自己也能那么站了,现在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不论男女,不论长幼,都应当站出美来,站出气质来,站出健康来。
反过来说,违反自然的站立不但显得难看别扭,而且稍站就累。最明显的事例是咱们华人很不习惯参加洋人举办的宴会。根据洋人宴会的习惯,在入座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手持beer
or wine or
cocktail和其它饮料,站立着与新老友人交谈,洋人们都是那么泰然自若,豪不显得疲累,咱华人可苦了,双腿站累,单腿站也累,换来换去最后简直站不住了,去就座吧,又违反西方社交礼仪,真叫个受罪!
当时只知道累,可是不知道究竟是哪里累,腿累?不全是;腰累,有点;好像背也累、脖子也累,总之是全身到处都不舒适。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咱们和洋人身体结构不一样?当然不是。
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我们华人出现了全球几乎独一无二的身姿问题,这使得我们给客人让座成为最首要的第一礼节,可是如果你去西人家,他们根本想不到让你坐下,当然咱自己要坐人家也不在意。西人到哪都喜欢站着说话,半小时一小时都是它。实际上站比坐容易。站立更符合大自然给人体的设计,而坐姿对体姿要求更高,这也正是在电脑前阅读或写作很易腰酸背疼不舒适的原因(专文后叙)。
站姿的问题有哪些?
1、脚部没能全面平稳着地
2、膝盖是弯曲的,或者是僵直的
3、上身倾斜,多数为前倾,也有后仰的
4、腰部弯曲度不符合自然形态
5、背部是驼的
6、脖子僵硬失去灵活
7、头仰得太高或太低
8、大腿弯与下腹部相交的部位给力不够
正确的站姿应当怎样?
一、脚板放平:
首先要学会感知脚趾、脚底、脚跟的样态和动势,是否每个脚趾都着地了?脚板是否有歪斜?如有歪斜必须纠正。脚背是否起弓?如果起弓,脚就失去了人体奠基石的作用,造成人体不端,站立或行走不稳,是摔跤、骨折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这个灾难,双脚的十个脚趾、脚跟和外侧的中部都实实在在与地面接触才是符合自然的体态。
二、腿要伸直:呈自然状的直上直下,膝盖不打弯但也不僵直,而是呈自然式的放松姿态。避免矫枉过正,不能向后硬扣膝盖骨。
三、腰肌支持:从肚脐绕身体一周画一线,线之下的部位(这一部位英语叫hips)应当给力并且向后突翘。关于这一条,你可观察一个三、五岁的孩子,看看孩子侧面的站姿,你会发现孩子从腰往下的部位正是如笔者所写的这样,是向后突翘的,而大多数成人都因坏习惯而失去了这一自然的倒弓形的体态。
这一部位必须呈力度支持状态,避免松垮,尤其腹股沟那片最容易松弛,一旦松弛就会造成疼痛,通常所说的“坐骨神经痛”就是这样造成的。当腹股沟和大腿给力,这一疼痛会立即消失,有些像变戏法,是吧?自然的东西一旦找到出路,其力度是超人的。
四、背不能驼,脖子不能僵直,头部不能上仰也不能太低。站立时,设法自己找到头部感觉最舒服的位置,并坚持下去
初学者可以每天对镜练一练。如果没时间,只需在站立时使用本文的亚技法即可。当然,如果想减肥,站立是一种很好的体育锻炼,每天站半小时,一月可减肥一斤,何乐而不为?
反过来说,违反自然的站立不但难看别扭,稍站就累,更大的危害是造成身体紧张,致使体能无谓消耗,劳累和压力加重,这也是国人“活得累”的一大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年龄稍大则不可避免会遭受脚疼、膝盖疼、静脉曲张、脚踝疼、腰疼、骨折和提前衰老的折磨。
赶快站好吧,有人三天就会,有人三年才能掌握,只要有意识地去感悟亚技,最终你将一通百通,全身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