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山屡称王,大国无才人?

(2011-02-17 11:54:24)
标签:

娱乐

赵本山

春晚

风险成本

资源分配

杂谈

分类: 竞报评论


 
2011年02月17日 竞报

作者:陈辉

 

    不出所料,赵本山再次赢得春晚“小品王”。如果记得不错,赵本山已13次蝉联此殊荣。
    不否认,赵本山的勤奋、坚持与才华,确非其他小品演员可比。然而,一个10多亿人的大国,每年只有这一台晚会,却回回都将聚光灯投射到一人身上,作为个体而言,这是喜剧,作为集体,这就是一个悲剧了。这似乎是在表明一个这样的现实:大国乏才。
    我们不仅在小品演出上,缺乏可以和赵本山比肩的演员,在通俗文学创作上,也缺乏金庸这样的大家,甚至在商业领域,也没产生出比尔·盖茨、格鲁夫那样影响一代人价值观的巨擘,在诸多领域,我们都缺少大师。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拥有非凡的创造力,每个时代都有天赋异禀之士,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可为什么到今天,却出现了“高处不胜寒”的现象呢?其实,从春晚的创作机制就可见端倪。
    这么多年来,春晚一直在努力发掘新人,也总在强调创新,观众也特别希望看到新面孔,可结果却是赵本山、冯巩、姜昆等“钉子户”当道。因为春晚负担太重,求稳虽会招来批评,但至少能得60分,而求新一旦砸锅,则责任重大。风险成本如此不对等,任何有经济理性的人都会 “稳字当头”。每届春晚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是异常认真负责的,他们都在努力创新,可个体努力,终究难以修补资源分配的制度缺憾,随着时间推移,顶尖演员缺乏的问题就浮现了出来。
    事实证明,在任何系统中,当分配失衡,导致资源高度集中时,都会出现这样不平衡的效应,长此以往,必然走向垄断,而创新冲动自然被抑制下去了。
    赵本山是幸运的,早期春晚小品属边缘节目,给了他“上位”的机会,而随着小品在整台晚会中权重逐渐加大,风险成本抬升,新人进入的门槛也提高了,这在客观上巩固了他的地位,再加上他的能力、努力等因素,使之不可替代。
    即使是赵本山,也不是独特的,在他的成功中,依然存在着普遍规律。赵本山的演出并非年年出色,但新人表现平淡,下届就不可能上了,而他却无此顾虑,只要不犯“错误”,即使是今年这样缺乏新意的节目,照样是“小品王”。
    表面上,观众有充分发言权,在过程管理中,也采取了招标制、审核制等内部监督手段,可为什么依然出新难呢?为什么依然出现了垄断效应呢?看来,还是要从资源分配方式这一根本问题入手。
    必须警惕赵本山效应,因为像我们这样的大国,不能只有一个赵本山,更何况,在其他领域中,未必能涌现出赵本山这样的天才人物。而当资源聚焦于庸才时,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可能为我们社会带来严重后果。

http://s3/middle/4c4fef6bt9c7265b2e17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