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27日
竞报
作者:信海光
“今年云南最给力的年终奖是什么?一万元现金?苹果四代?四袋苹果?”一网友“在天涯论坛发帖说,“这些都不给力,最给力的是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他们平均瓜分607套该县首批廉租房。”该网友称,这虽然没有注明是“年终奖”,但他们会在新春到来之际拿到房子。据人民网报道,记者对此进行核实,鹤庆县住房保障领导组办公室回应,网帖所说属实。
所谓廉租房变年终奖当然是网友戏说,对于廉租房的分配,鹤庆县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亦自有一套说法,大意是当地已基本实现最低收入家庭的应保尽保,现在应该考虑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的住房困难户,廉租房的分配环节均符合相关法规等。
其答复看似颇能自圆其说,却不经琢磨。廉租房的建设与分配在全国都是一个复杂问题,该县居然率先一举解决,以至于可以开始顾及全体公务员当中的住房困难户,如无猫腻,则不但不该被争议,甚至应当被作为典型加以推广。遗憾的是,媒体调查发现,在廉租房分配名单中,赫然有卫生院的院长、支部书记和副院长等人,而这些人据群众反映收入都不低,在鹤庆县,教育、卫生行业的收入本身已经算比较高的。
事实上,以职业不同来区分廉租房的分配次序,本身已违公平,从某种角度讲,这已经类似于变相的福利分房。退一步说,如果为了方便规划与操作,鹤庆县准备按行业来确定廉租房的分配顺序都可以理解,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所谓“教育、卫生、计生三个系统”实际上还是限制在公职人员范围以内,想必私营诊所里的医生、民办学校里的教师都没有收获这样“给力年终奖”的福分。更大的问题在于,分配公平一旦被打破,整个廉租房制度则无从保障,有人被权力照顾,则必然有人权利受损。
近几年,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大对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并为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设计了一整套制度,《住房保障法》也在制定之中。但再好的制度,到了一些地方也有被钻空子的可能,1998年房改之后,福利分房在中国就明令禁止,但公务员系统内的变相福利分房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已自成体系,鹤庆的例子是否属于变相福利分房当由有关部门依法认定,但它至少传递了一种信号:廉租房很有可能被利用变为变相的福利房。
我们对于这种倾向必须及时加以防范,否则,廉租房不免重蹈经适房覆辙——作为最早的保障性住房,经适房近年来饱受诟病,其主要原因就是难以保证分配公平,时至今日,经适房在整个保障性住房工程中已形同鸡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