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上周五,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了一项楼市新政。其核心内容规定,所有非本地居民、所有本地及外地公司在港买楼,都需要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时,如果买房之后三年内再次转手,还需要支付10%-20%不等的额外印花税。这是继去年11月份,港府推出5%额外印花税政策之后,再次以更大力度的税收政策来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香港的房价不但未受影响,而且一路走高,截止到今年10月份,据不完全统计,该地区的房价已累计上涨了60-70%的水平。房价持续上涨,给本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在此背景下,港府不得不出“重拳”来抑制房价,先后推出了额外印花税、降低按揭比例、增加中长期供应等措施。但上述措施要么缺乏力度,要么短期内难以见效。
所以此次新政的再一次出台,也是港府的无奈之举,政策能否见效,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香港房价自08年以来为何长盛不衰,有两大核心原因不容忽视。一是海外热钱对香港楼市的骚扰无处不在。我们知道,美联储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直采取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图提振本国经济。但来自美洲的蝴蝶效应,给远在万里之外的香港带来的无穷的资产泡沫压力。而近期让香港楼市雪上加霜的是美联储推出的第三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QE3)以及将低利率保持到2015年的承诺,更是让房价易涨难跌。
由于香港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长期随美元实行零利率,房屋按揭利率一直保持在2-3%的历史罕见低位。近年来通胀越来越严重,按揭的低利率实际上处于负成本状态,这给全球的炒房投资客带来了巨大机会,来自全球的各种资金汇聚香港,炒热了房地产,带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涨。而本地居民,在房价上涨预期不断加强的冲击下,也出现了盲目入市,恐慌购房的现象,为房价上涨添柴加火。
香港房价上涨的第二个核心原因是大陆投资客的涌入。由于内地实施史上最严厉的住宅限购政策,使得很多投资客无房可买,而香港的楼市成为他们下一个投资重点,当然很多富翁选择在香港购楼,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移民需要。内地富豪的购买力已经让全球瞠目结舌,每当节假日,香港不但是购物休闲娱乐的天堂,更是内地富人最向往的居住宝地和楼市投资的天堂。奢侈品店排队成长龙,售楼所里车水马龙,有70%的面孔都是内地人,早已经不足为奇了。
长期以来,香港以自由开放的形象示人,连续18年荣登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榜首。对于实行二元制住房体制的香港来说,政府全心全力的管理好公房建设、租赁和管理。对于商品房市场,政府的干预一直十分谨慎,这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香港前特首曾荫权就曾表示,不到绝境不会限制非居民购房,但在持续攀升的房价面前,香港政府的态度发生转变,政府官员除了不断提示未来低利率环境逆转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还表达了住房市场应立足于居民自住需求的观点。
此次新政的推出,一方面是保护本地居民的居住权,体现特区政府在楼市出现过热时,坚决实施调控的决心。同时更重要的是香港有过前车之鉴,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如今还是香港人心上最深的伤疤。一旦房价上涨到泡沫破裂之日,就是经济崩溃之时。到时候,不但金融体系受到重创,而且百万中产家庭将出现资不抵债,频临破产的尴尬境地。如今港府防患于未然,可谓港人之大幸,也是香港经济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