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我有一哥们,可谓人精,从03年就开始炒房,当他的同龄人还在犹豫买不买房,买大还是买小时,这哥们已经成了千万富翁,当上了职业房东。每次喝酒聊天,这人精总是眉飞色舞的介绍自己的租房圣经。
确实,同地区的房子,别人一个月租3000,他能租4000。这其中究竟有何诀窍?原来这哥们每次租房子之前,在同一时间,把所有想租房的人集中到一起看房。这样在租房者眼里,这房子特别紧俏,这么多人来租,要不抓紧就没了。
最重要的是,在这十几拨租房客户里,混迹了2-3拨特殊客户,这些客户就是房东的“托儿”。他们在人群中大夸这个房子好,位置不错,而且装修不错,而且立马要掏钱下订。在“房托”的成功掩护下,这哥们每次都大获全胜。
开发商销售房子,通常委托代理公司。而且所有开发商都期望代理公司能卖出最高价。通常的做法是开发商制定一个销售底价,然后代理公司再次基础上加价出售,如果每平米多卖100元,那么代理公司除了得到应得的佣金之外,还有20-30元的溢价分成。
为了得到超额利润,代理公司往往想尽一切办法。于是在售楼处就出现了很多的房托,这些房托一般都是由业务员假扮,和售楼员一唱一和,售楼处同时播放着快节奏音乐,更搞的是售楼处最显眼处摆放着一台验钞机,财务人员手拿1万元现金现场点钞,并高喊“订房一套”。房托惟妙惟肖的表演,加上鼓动人心的音乐,往往让购房者失去理性而盲目下单。
在降息和降准备金率的春风下,近日楼市显现出一丝暖意,而土地市场更是春意盎然,广州北京等地地王不断出现。万柳地王,迫于调控的敏感期,加之身为共和国长子,央企很自觉的退出。但在对其他地块的争夺中,央企寸步不让。
今天我们不谈央企,只谈在大型旧宫的地块争夺中,某央企最终以40%溢价夺标,楼面地价接近1.6万元/㎡。面对如今惊人的高地价,很多人大惑不解,因为周边在售的几个项目价格也就和今天的地价相持平。
这几日,包括媒体、业内人士,还有购房者都不约而同的问我同一个问题,这么高的地价,将来他们如何赚钱,是不是以后大兴的房价会上涨到3万元一平米。这其实包括两个问题,房价会不会涨,这是第一个问题也是无须解答的问题。我早就说过,在现有体制下,房价如果不涨,他们就会完蛋。谁愿意让自己完蛋,除非他真的已经完蛋。
第二个问题就是央企为何敢高价拿地,其实这里面隐含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地价为何能卖的这么高。其实作为土地贩子的地方政府,他们既然经营土地,从农民手里征得,然后卖给开发商,是绝对不能亏损的。所以这里面就蕴藏了一个大秘密。
在出卖土地之前,先和意向企业签订合同,合同中约定最低土地成交价,然后再现场竞拍中,意向企业争取最多次数的举牌,将土地溢价带到最高。不管最终是不是该签约企业中标,签约企业都有好处费的。如果中标了,按照合同约定,返还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这个比例各地不同。如果不中标,按照围标的标准支付费用。
说句通俗话,签约的开发商就是土地的“地托”。正是因为有了地托,土地价格才能不断上扬,其实很多时候,土地款返还之后,可能低于市场平均成交价,但开发商和购房者都被蒙在了鼓里,开发商踊跃拿地,购房者对房价的未来预期看涨。这情景对于土地贩子和与其勾结的开发商来说,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吗?
如果说职业房东找房托体现的是人性的狡黠或聪慧的话;那么售楼处的房托体现的是商人的奸诈和逐利的天性;那么地托就是利用专制的垄断赤裸裸的榨取老百姓的财富。前两者和后者相比,真正是小巫见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