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价真的能使开发商壮阳?

(2009-05-18 08:32:11)
标签:

房产

楼市

刚性

成交量

楼盘

京城

一季度楼市成交惊现“小阳春”,这令开发商欣喜若狂,真是久旱逢甘霖,资金紧张局面终于有所缓解。按照惯例,一年中楼市旺销主要集中在5月和10月这两大黄金阶段,因此不少开发商乐观预计,既然商品房成交在一季度淡市热销,那么有理由相信09年的5月一定能成为“红5月。”

 

如今5月已过去了一半,可以肯定的是开发商的如意算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截止到5月上旬,北京房地产日均交易量骤然下降,除了二手房交易,一手商品房成交量环比4月降幅已超30%。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月份新盘放量却大幅度增加,开盘数量达到60余个,供应量创“天量”,成交量却大幅度萎缩,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楼市小阳春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紧张局面,不少开发商更是收获了楼市复苏的信心和狂妄。很多开发商借机涨价,试图通过营造“量价齐涨”的氛围,让购房者相信,楼市已经彻底复苏,房价上涨的时代已经到来,达到买房要趁早的目的。据不完全统计,京城楼市进入4月底尤其是5月初之后,在部分热销楼盘的带领下,有30余个楼盘上调了销售价格。

 

在开发商眼里,他们深信“买涨不买跌”是购房者尊崇的真理,因此幼稚的认为涨价是疲软楼市的最佳壮阳药,妄图在壮阳药的趋势下,楼市的小阳春能够长期持续下去。一直以来,涨价确实是开发商忽悠购房者上钩的最佳“诱饵”,低开高走的价格策略百试不爽,但是自从楼市进入调整期以来,这种营销策略基本上成为明日黄花,不具备任何可行性。

 

进入5月份以来,京城楼市释放出来的三大信号,表明开发商逆势涨价非但不能起到壮阳的作用,相反将彻底摧垮楼市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这三大信号是:成交下降、供应井喷以及刚性需求消化殆尽。

 

首先来分析一下成交量,北京房地产信息交易网的数据显示,5月份前13天的日均纯商品房的交易量为332套,其中大部分自然日的成交量维持在300套左右,最高5月9日的成交量为543套,成交最少的5月2日仅为199套,而4月同期的日均交易量为496套,5月环比4月同期下降了161套,降幅高达48%。

 

成交的萎缩,伴随而来的却是供应量的井喷。眼看市场红火,手握大量存货的开发商谁都不愿丧失千载难逢的出货良机。进入5月份以来,开发商加大了推盘力度,据不完全统计5月份有52个项目开盘(包括老盘推出的新楼座),入市的房源达到6000套。也许有人会说,这房子也不多啊,每日成交300套,还不够卖呢?

 

您可千万别忘了,还有众多的存量房摆在那里呢?根据笔者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查询的数据,截止到5月13日,北京楼市的存量房为8.8万套。存量房和新增商品房一加起来,供给的“大腿”和需求的“胳膊”相比,您还坚信胳膊扭得过大腿吗?

 

除了供需失衡之外,还有一个让开发商寝食难安的消息,那就是随着自住型的刚性需求释放完毕,楼市下一个新增需求点在那里?通常我们把购房需求分成三类:一是自住型的刚性需求;二是升级换代的改善型需求;三是投资(投机)型需求。1~4月,楼市之所以出现“小阳春”,这和自住型需求被压抑一年后的爆发有关,而且开发商在楼市调整期推出的房源大多为小户型、低总价。如今小户型已经售完,自住型满足所需后退场。开发商的下一个需求增长点在哪里?是改善型需求还是投资型需求。

 

从目前来看,改善型需求从观望走向了售楼处,但是这类需即将成为楼市需求主力军时,却遭遇了重大挫折,将改善型需求杀死在襁褓中的“刺客”就是楼盘涨价。5月份,京城众多开发商撕扯下“伪善”,开始明目张胆的涨价,有楼盘销售员直接电话通知客户,我们楼盘调价了,欲买从速。

 

成交下降、供应井喷、刚性存量消化完毕,当这三大信号遭遇涨价时,这注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局面。打一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开发商要嫁女儿,这个女儿不仅相貌一般(房屋质量),而且是第二次出嫁,在男少女多的年代(供需失衡),好不容易有一个小伙子答应要娶这个女儿做老婆,这个家长却要求男方增加聘礼(涨价),最终这事情不黄了才怪。现在来看,涨价非但起不了壮阳的作用,最终还会使开发商像西门庆一样,最终落得精尽而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