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开发商于死地的两记“闷棍”
(2008-06-24 07:29:36)
标签:
房产经济回款闷棍资金压力商于财经 |
对于开发商来讲,其能够生存发展取决于三大条件:一是大量的土地储备;二是充足的资金来源;三是快速的销售回款。在楼市红火年,拥有土地就意味着能够获取足够的开发贷款、在资本市场上也能够如鱼得水,项目顺利开发就可以快速销售出去,获取巨大利润,开发商转手又能够拿到更多的土地。上述三要素能够共荣共生,起到良性循环作用,从而在全国各地诞生一批大开发商。
可是在08年,随着楼市的低迷,开发商的境地与去年相比,可谓悲喜两重天。由于货币紧缩,银行贷款变的异常艰难,资金市场融资比登天还难,过去被开发商视为“金矿”的土地如今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巨额的土地成本让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苟延残喘。而过去主要依靠销售回款的开发商在08年遇到了前所未有阻力,销售委靡的事实让众多开发商回款计划落空。
种种情况表面,开发商正面临空前的资金压力,资金风险开始加大,如果这种形势延续到08年底,过半开发商陷入资金“绝命门”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将是赤裸裸的现实。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开发商从去年的无限风光陷入到今天的“活一天是一天”呢?资金链断裂,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融资无门和融资成本高涨;二是销售萎靡造成销售回款极度缓慢。开发商两大资金来源全部被“亮”红灯,犹如两记“闷棍”,一记砸在开发商脑门,一记砸在开发商的“下身”,开发商难怪离死不远了。
07年,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主要来自于支付土地款和各项税费,因为当时形势一片大好,开发商可以很容易通过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来解决资金压力。至于销售回款,开发商对其要求反而不高,当时的市场对于开发商来讲,晚销售一天则意味着房价将进一步上涨,将收获更多的利润,所以当时大家都选择捂盘惜售。“那个时候大伙手里都有钱,没有钱随时都可以从银行那里拿,或在股市里捞,从来都不指望销售回款”,一位开发商回忆起去年的楼市时满脸幸福。
可是经济大环境说变就变,国家实施2套房新政,打压了一批楼市投资者。同时银行为了配合国家的货币紧缩政策,对开发商的开发贷款的额度进行了压缩,同时也提高了贷款门槛。由于限外政,海外融资渠道也对内地开发商基本关闭,过去通常的发行企业债券等手段,也紧限于A股企业,而且审批程序异常复杂。正常的官方融资渠道被封闭后,有开发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非常之高,有的年利率高达40~60%,如此巨大的资金成本,即使开发商能够侥幸度过难关,也是给高利贷者和银行打工。
“借高利贷实在是拼死一搏,我们也知道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自杀,也许只有贩卖毒品才能把利率挣出来,但是不借肯定死,借了也许能够活的时间长一些”,一位深圳的开发商老总说出上述这番话时,他刚托人从民间机构借来1个亿,而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他需要连本带利还1.5亿。
融资无门或融资成本高涨时,开发商的依靠销售回款的重要性就日益体现出来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资金来源充沛时,我们一点也不缺钱,销售形势也是异常好,如果我们的楼盘没有如期开盘,排队的购房者就要砸我们的售楼处。”一年过去了,“真是应了那句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话,现在的购房者一夜之间就全部人间蒸发了,怎么吆喝都是一场空”,一位深圳项目的营销总监的话代表很多从事销售工作人员的心声。
今年1~5月,全国的大部分开发商的销售情况非常不理想。据统计,主要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不到计划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的23%。其中SOHO中国仅完成该公司年度销售计划的8%,招商地产完成10%,万科完成了25%,相对较高,但不要忘了其是率先在全国降价的才取得这样的销售结果的。
销售速度的下降是存量房的快速增加,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在全国16个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将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消化完当前的库存,这还并未包括大部分开发商在下半年集中投放的新增供应量。楼市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对于目前低迷的楼市来讲,开发商要想加快销售速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降房价,而且降价的幅度要超乎想象。但是一旦房价崩溃式的下降,那么开发商无疑将死的更快。
置开发商于死地的两记“闷棍” 对于开发商来讲,其能够生存发展取决于三大条件:一是大量的土地储备;二是充足的资金来源;三是快速的销售回款。在楼市红火年,拥有土地就意味着能够获取足够的开发贷款、在资本市场上也能够如鱼得水,项目顺利开发就可以快速销售出去,获取巨大利润,开发商转手又能够拿到更多的土地。上述三要素能够共荣共生,起到良性循环作用,从而在全国各地诞生一批大开发商。 可是在08年,随着楼市的低迷,开发商的境地与去年相比,可谓悲喜两重天。由于货币紧缩,银行贷款变的异常艰难,资金市场融资比登天还难,过去被开发商视为“金矿”的土地如今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巨额的土地成本让开发商在资金压力下苟延残喘。而过去主要依靠销售回款的开发商在08年遇到了前所未有阻力,销售委靡的事实让众多开发商回款计划落空。 种种情况表面,开发商正面临空前的资金压力,资金风险开始加大,如果这种形势延续到08年底,过半开发商陷入资金“绝命门”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将是赤裸裸的现实。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开发商从去年的无限风光陷入到今天的“活一天是一天”呢?资金链断裂,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融资无门和融资成本高涨;二是销售萎靡造成销售回款极度缓慢。开发商两大资金来源全部被“亮”红灯,犹如两记“闷棍”,一记砸在开发商脑门,一记砸在开发商的“下身”,开发商难怪离死不远了。 07年,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主要来自于支付土地款和各项税费,因为当时形势一片大好,开发商可以很容易通过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来解决资金压力。至于销售回款,开发商对其要求反而不高,当时的市场对于开发商来讲,晚销售一天则意味着房价将进一步上涨,将收获更多的利润,所以当时大家都选择捂盘惜售。“那个时候大伙手里都有钱,没有钱随时都可以从银行那里拿,或在股市里捞,从来都不指望销售回款”,一位开发商回忆起去年的楼市时满脸幸福。 可是经济大环境说变就变,国家实施2套房新政,打压了一批楼市投资者。同时银行为了配合国家的货币紧缩政策,对开发商的开发贷款的额度进行了压缩,同时也提高了贷款门槛。由于限外政,海外融资渠道也对内地开发商基本关闭,过去通常的发行企业债券等手段,也紧限于A股企业,而且审批程序异常复杂。正常的官方融资渠道被封闭后,有开发商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资金成本非常之高,有的年利率高达40~60%,如此巨大的资金成本,即使开发商能够侥幸度过难关,也是给高利贷者和银行打工。 “借高利贷实在是拼死一搏,我们也知道这样的举动无异于自杀,也许只有贩卖毒品才能把利率挣出来,但是不借肯定死,借了也许能够活的时间长一些”,一位深圳的开发商老总说出上述这番话时,他刚托人从民间机构借来1个亿,而到明年的这个时候,他需要连本带利还1.5亿。 融资无门或融资成本高涨时,开发商的依靠销售回款的重要性就日益体现出来了。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资金来源充沛时,我们一点也不缺钱,销售形势也是异常好,如果我们的楼盘没有如期开盘,排队的购房者就要砸我们的售楼处。”一年过去了,“真是应了那句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话,现在的购房者一夜之间就全部人间蒸发了,怎么吆喝都是一场空”,一位深圳项目的营销总监的话代表很多从事销售工作人员的心声。 今年1~5月,全国的大部分开发商的销售情况非常不理想。据统计,主要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不到计划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的23%。其中SOHO中国仅完成该公司年度销售计划的8%,招商地产完成10%,万科完成了25%,相对较高,但不要忘了其是率先在全国降价的才取得这样的销售结果的。 销售速度的下降是存量房的快速增加,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在全国16个城市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将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消化完当前的库存,这还并未包括大部分开发商在下半年集中投放的新增供应量。楼市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对于目前低迷的楼市来讲,开发商要想加快销售速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降房价,而且降价的幅度要超乎想象。但是一旦房价崩溃式的下降,那么开发商无疑将死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