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全国多家媒体刊发了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联合公布的最近房价数据。07年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为05年7月中国扩大月度房价调查范围以来最大单月涨幅,涨幅比上月高近0.6%。媒体在报道时,绝大部分用了“10月房价创两年新高”这样的标题,文中大义普遍表达了“房价上涨之势并未趋缓,反而有增大之势”。
在房贷新政背景下的地产10月,全国各大城市真实的销售情况到底如何,房价真的如同脱疆野马难以控制吗?在房价畸高的情况下,实际销售情况又如何?这些情况上述媒体都没有报道,而我们的官方统计数据中,也没有类似成交量的数据公布,那么仅凭房价上涨速度一项就能说明市场呈现的是需求旺盛,价高成交量大吗?非也。
进入10月以来,由于房贷新政的实施,在加上此前央行的5次加息,“温水煮蛙”的效应正慢慢体现,购房者观望气氛浓厚。全国各大城市商品房一手房成交量大幅度萎缩、二手房市场委靡不振都是事实,这些特征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开发商迫于楼盘有价无市的压力,大部分项目虽然价高,但是很多项目都采取提高折扣幅度、增大广告强度、送家具家电等促销方式,变相折价以提高销售速度,但是采取这种方式,10月份深圳的大部分楼盘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无论是环比和同比销售量都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在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大幅度萎缩的背景下,此次媒体大肆宣扬“房价创历史新高”而丝毫不提及成交量萎缩,真正用心可谓“良苦”。我们要知道,在最近两年,很多没有买房的人是被“房价即将下降”这只狼害苦了,记得05年的时候国八条出台的时候,市场观望氛围同样浓厚,但是大家期待的房价下降并没有来,等后悔再去买房的时候,房价已经“高高再上”了。三番五次的折腾,民众对房价究竟能不能稳定甚至下降持怀疑态度,因此市场一旦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惊恐不已。
由此分析,“房价创历史新高”这样的信息给民众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房价在快速上涨,如果再不抓紧买房,以后你将付出更多的代价购房,现在能买一套房,明年只能买一张床了。记得在深圳上大学听过一个经济学家的演讲,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百姓对市场某种商品良好的预期容易转化成实际的需求行为,进而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房价暴涨的的消息无疑将会给那些信息闭塞买房者以强烈的冲击,让他们潜在、或正在观望的购房行为转让为实际行动。这样的效果正是开发商们乐于看到的,需求的增加将直接转化为房价上涨的推动力。
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忽略了发布“统计量”数据,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人民公仆”们,在他们的工作任务拦里,压根就没有统计销售量这一项。据我所知,他们在统计每月各大城市房价的时候,普遍做法都是把统计表格下发到开发商手中,开发商填写完毕后上报,至于填写的数据的真实性如何,只有开发商知道,因此房价数据的真实性值得考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开发商掌握着统计数值,他们要让房价高,房价就高。反之则低。
而作为信息发布者的媒体,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官方发布的数据整体一下,然后配上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以达到提高阅读率的效果。当然,他们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给他们的“衣食父母”开发商们提供一个“忽悠”民众的渠道而已。如果大家都说真话,都把真相公布出来,房价降了,市场萎缩了,开发商没有暴利了,开发商给他们的“三瓜两枣”停发了,媒体也就失业了。因此请原谅他们味着良心的忽悠了。
现在虽然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但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讲,获取真实信息比常娥一号登月难度还大。在房地产业里,信息的垄断程度丝毫不亚于移动。普通老百姓获取房产信息的渠道只有两个:国家相关统计机构和开发商,其中公众对开发商公布的信息警惕性比较高,信任程度很差。那么公众对房地产市场、房价走势等判断的依据,唯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就是依靠政府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
现在来看:官方统计数据由开发商提供,那么民众获取的信息还是出自开发商的“良苦用心”,官方的数据再经过媒体这个开发商的狗腿子的加工,就完完整整的复原了开发商100%的本意。于是出现“房价涨幅创2年新高”这样的新闻就再正常不过的了。只是苦的悲的是那些老百姓而已,不过他们不下地狱谁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