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2009-05-04 06:25:20)

  2009年4月29日下午,我们求实中学全体师生到开封市清明上河园观看大型水上演出《大宋·东京梦华》。为了让孩子们准确欣赏今夜演出的九首宋词的优美意境,我们花了两节语文课的时间,赏析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蝶恋花·花退残红青杏小》《雨霖铃》《少年游》《青玉案》《浪淘沙·咏汴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首宋词,也就是今天晚上将要演出的九首宋词。时间还早,先在园内游玩一番。波光潋滟,杨柳依依。局促在校园里的孩子们如脱笼之鹄,飞奔上虹桥,继而争相观看上善门桥下的欢快的游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夜,在我们散漫的脚步下不知不觉地来临了。智残的弟弟看到指示灯箱上自己的姓氏“宋”字,高兴极了,非要拍照不可!因为他会写这个字,想显摆显摆,便很骄傲地举起了手。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终于,盼望已久的大型水上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开始了。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平静的湖面上,一朵巨大的白莲花静静地卧在水面上。

赤灯乍亮,红莲微绽;音乐渐起,歌声袅袅。花瓣中的歌妓翩翩起舞。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之词了。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实在是真切而又深刻的了。而此刻湖面上展示的却是春花秋月,雕阑玉砌,歌舞升平的故国风情。极大的反差,不禁令我更加为亡国之君李煜而悲切!不知他当年在汴京西郊的孙李堂庄囚禁的小楼今安在?后主的魂归何处?我当年作为知青下乡的教育农场就在孙李堂庄附近。带队老师(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当时是靠边站的“臭老九”)宋景昌老师利用农闲时在乡间小路的柳树荫下讲这首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宋老先生已经作古了!不禁慨叹往事知多少啊!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夜,江岸火树银花,(可惜我的相机不好,缺乏一双慧眼,照不清楚对岸的美丽树景)宝马香车,观灯人流如织。瞧!那湖面上奔驰的宝马,拉着香车里的佳人,徜徉在元宵节的鱼龙花灯之间;玉壶光转,灯火阑珊处,一对恋人在幽会呢!

    我不禁想起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觉醒);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执着);第三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珍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自己虽没成大事业、大学问,但是很珍惜现在的事业的。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句子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啊,这是千古名句。它既是对暮春景色更辽远的拓展,又是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的一笔: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对维特细腻的心理描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东西方文化对少年情窦初开的描写撩动着多少少年的春心。不知坐在我周围的少年此刻心情是多么的澎湃激荡啊!这首词是豪放派词人苏轼也常有清新婉丽之作的见证。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雨霖铃》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柳永写离情别绪、羁旅行役的代表作,可能是柳永失意离开京都告别妓女时写的。一弯残月(从画面上看是一弯新月,因是上弦月。建议导演改换成下弦月,那才叫“残月”),勾起绵绵往事;凄切寒蝉,道不尽离别之伤。月下的双人舞,凄美!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李师师是宋朝时极为著名的歌女,周邦彦是大学士,常到汴京的礬楼李师师处游玩。有一天,宋徽宗也来到李师师家中,先到的周邦彦急忙躲到床底下。徽宗带来一个产自江南的新橙,与师师共同品尝,周邦彦在床下听得清清楚楚,事后就作了这一首词。当然我认为这大概是无聊文人杜撰的,但是,加上这一笔更有情趣,从心里认可了。宋徽宗与李师师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了。看,舟中的礬楼里,李师师纤指剥新橙,宋徽宗悉心弄吹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好一幅温馨浪漫的画面!(如果相机能调焦,来个特写镜头,最好能看见新橙滴汁,令人分泌唾液才更妙)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战马驰骋,旌旗猎猎,壮士扬鞭,奔赴战场。(遗憾的是:数码相机性能不佳,只记录下了三个模糊的小红点,有煞风景。)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穆桂英策马扬鞭五十三岁又出征的飒爽英姿,诠释了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这湖心的一轮圆月是怎样的显示出来的?是水下有灯光吗? 不像啊。咱就“把酒问青天”吧!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裴湘的《浪淘沙·咏汴州》

  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

  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千古含情。

裴湘的这首词,把北宋京都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展现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万国仰神京”,日本歌女异域风格的舞姿,阿拉伯人的朝拜,印度姑娘的丰姿卓约……不禁把我带到“青楼弦管酒如渑”的大宋。“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宋的繁华美丽,胜过昔日的杭州,赛过今天的纽约。作为开封人,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
    《咏汴州》这首词把全剧带向了高潮。整个演出场面更加宏大,也更有震撼,通过舞台更加细腻的表现,达到在恢宏中见细腻,在细腻中见恢宏这样一个艺术效果。

《大宋·东京梦华》,宋词的风采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采,受到世人的赞誉。今天,九首宋词串起了北宋王朝的兴衰史。精湛的演出,令人震撼!

《大宋·东京梦华》,尽显宋词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