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岂一“撤”字了得

(2007-04-16 09:49:46)
西安市委党校的胡觉照老师写信给教育部教材司,建议将诸葛亮的《出师表》撤出中学语文课本,以华歆的《止战疏》代之。理由是,《出师表》宣扬的是一种愚忠思想,而《止战疏》强烈的反映了华歆的民本思想和止戈为武的战争观。(413日《三秦都市报》)

    以胡老师的眼光去看待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问题肯定多多,尤其是古诗文,由于受时代局限,很多篇什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谓撤不胜撤。如因为《出师表》表达了愚忠思想,建议删去,那么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思想,李密的《陈情表》丧失了人性(有人说它是“奴化教育的绝佳范本”)……照此说来,都得删去。

日前,读陈村的一篇小文《读书啊读书》,说他自己当老师时喜欢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改古人的诗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将其中的“臣”改为“爷”,言“自称爷是酒中仙”多好,多神气。其实,这也和这位胡老师一样,犯了以今度古,自以为是的毛病。既然前面是“天子”,后面必定是“臣”,在天子面前自称“爷”,李白、杜甫都不要脑袋了!

其实,就古文而言,因为它们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可能与今人所提倡的思想相吻合。因而,重要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假如语文教师能用现代人的独立不倚的批判眼光去解读课文,一样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譬如上《出师表》时,教师拎出愚忠一节,联系现实,用现代民主自由的理念进行阐释批判,学生没有不接受的。再以胡老师推崇的《止战疏》表达的民本思想来说,古人的所谓民本思想也并非现代人的民主理念,甚至是相悖的。华歆倡导民本,也并非真的以民为本,不过是宣扬另一种愚忠。

    因此,归根结底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学养,尤其是要用现代理论和民主思想去武装训练教师,让他们从对教参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如此,即使像《出师表》、《陈情表》等“有问题”的课文也能讲得“没有问题”,古为今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