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点亮生活》目录(作家出版社)中国诗歌网优秀作品选

标签:
《诗歌点亮生活》中国诗歌网优秀作品选上海软糖李浔 |
分类: 选刊类 |
《诗歌点亮生活》目录(作家出版社)
主
执行主编:李少君
吉狄马加
新诗初选编辑:孤
旧体诗初选编辑:莫真宝
第一部分 特邀作品及点评
序言
耶路撒冷的鸽子
土城的土
北京最重要是要会挤地铁
访问梦境的故人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别惊动那个词
荒漠上的奇迹
年轻时代的一个瞬间
江湖宴饮歌
旁注之诗
旧
蚯蚓的歌声
人生观入门
裸
写给作曲家Mieczyslaw Weinberg的光的意象
仙游
笔架山的院子,大雪中的清晨
北方那些蓝色的湖泊
渺茫的本体
太史公祠墓
鸥鹭
移交
机
月照如东,如我瞬息的心事
一个人在屋顶仰望星空
采艾途中,听一位哑巴老人讲故事
在华山上,与徐霞客对饮
烟缕
流沙
一小杯水
黄河滩上的那些小
孤雁儿
苍蝇
致一只下午的田鼠
在清晨
杜甘固
再谈时间
减少
黄河石
第一日
地铁
散步
诗歌献给谁人
挪用一个词
别父
午夜
白盐
葛仙寺记
南海吊脚屋里的兵
亲人的名字我不能提起
两颗相望的纽扣
致因学费被骗蹈海自尽的女孩
我
王村
小路
礼物
整个下午,他都在擦着那块玻璃
新生
鸡鸣驿
第二部分 网选作品及点评
我总是在黄昏,走过你窗前
雪压屋顶
对一个小土丘的痴望
山坡上的羊
我们
保持的白里
油菜籽
礼物(祭南岳忠烈祠)
死去的人什么都不缺
山色
海事
早雨诗
葵花街的游戏
致意
晨练
草鞋
简体诗(纪念何塞·马蒂)
中药铺
茨维塔耶娃十四行
月见草
深加工
在海淀教堂
第一次看到父亲拄着拐杖
忽然而至的书信
一
山菊盛开
清明节
奶奶行走在我的诗句里
书,记忆,镜子和她
黄昏书
书法
臆想者症候群
讣告
减法
忽略
一群羊
择一小镇,与你终老
三月
我想死去一会儿
苦荞花开
终南山
来城里玩的父亲
一条带有老虎图案的围巾陪伴她整个冬季
回故乡
流水线插件女工
草地上,一只蝈蝈叫得欢畅
关于乡土
突然想写一封这样的信
悲伤
一个人的乌托邦
山花慢
灯火
想起故乡的地名
诗歌论
落叶归根
在鞑靼的夜空里显出究竟
打捞出来的瓦罐
我并不了解小镇全部的黄昏
我不敢轻易喊出它们的名字
慈
夕阳也是一匹快马
晚香玉,或白日梦
深夜陪母亲聊天
找不到一条笔直的河流
暴君
我被一只蜜蜂蜇了
青海骢
怀念一位已故的朋友
悲伤
没想到……
答李白书
几只蚂蚁
一只羊在夜晚通过草原
一首诗的诞生过程
小情人
新的一代
关门
杀羊记
在上海申报馆旧址
高河镇
七月来信
想家
真相
夜观南湖
太古宇:岩群之诗
钉子
看蜘蛛在网上垂死挣扎
雪钓图
看电影
给夜空拔钉子的人
父亲
饭
汉中油菜花
妙
白刺玫
沪郊动迁户的幸福感
人们啊,请相信
风暴一种
七
回乡偶书
天际线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
桃
它们有一股时光遗落的尘土味
倒春寒
下册
上海软糖
向上的触摸
在厂窖大哭三声
一个吹唢呐的人
多少事物只在暗夜生长
多年以后,桂花还守着当年的下弦月
继续赞美
灯
芦苇
流经我们身边的瓯江
滚绣球
这是一天中最寂静的时候
一刹那
在大运河边
特洛伊遗址
我写下的向日葵
薄秋
朗读
祭鹰
你的名字
木匠
六月将尽
瓦拉纳西
时光给理想系了一个死结
烧水
后妈
长江大桥上贴满寻人启事
我只想静静地爱你
突然
白露
万物生
我每天都想哭
一根绳索
我喜欢迟缓的事物
一念,究竟多远
在非洲天亮以前
海的名字叫寂寞
喊一声
槐树
时间里的故事
无咎
十年
父亲与羊群
回我那个不长“谢”字的小山村……
端午车过黄河
一只蚂蚁
放羊的父亲
老家
羞涩的枝头背对着风的方向
野餐
东山
怀揣一个叫徐阁的地名
鹅塘札记
礼物
山水盈盈处
我坐在海棠树下空寂四处袭来
我们
用秒针移动的速度摸一块石头
唐吉老汉的工作
一车猪叫
朗读者
路发白的时候,就可以回家
你无法走进纯净的时间
过若尔盖草原
短暂
他坐在石头上
只有你还未爱过我
钉子
深陷农业的词语
像濉溪一样,我坦然地……
钟声不可追
地图
月光
再次写到西江及其他
车过南华寺
我还是旧的
我们所要到达的
墓志铭
清代吴家豪宅
雪花的六根肋骨
不愿凋谢的泪花
幸福
上了年纪的老父亲
蝴蝶之美
秋日的起因
介绍书
在故乡的草地上
山中一夜
佛性
偶尔之诗
朝圣者说
微弱的灯盏
公祭日
每一次想念,都是生死离别
柴达木
明月书
星星厌烦了天上的生活
消失瞬间
寒风
这一派清波也是我的源头
月河,岁月流淌之河
诗歌
看雁飞过
笑里藏刀
黄昏,母亲开始择菜
晚餐
这一刻
贺兰山
走神
清唱
破
大梁江村
一头牦牛走上了拉萨的街头
雨后
春风尽
老人
上海软糖
我已记不得
你是怎样甩着长发
粘住了我的问候
甜甜的
还要软的笑容
甜是味道的插曲
软是什么
是小羊羔想家的叫声吗
你应该是有秘密的
比上海软糖
还要软的秘密
我一直在嚼
牙根越来越软
剩下的日子越来越硬
2009-3-6于湖州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诗歌点亮生活——中国诗歌网优秀作品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与读者见面,真乃可喜可贺之事!
大家可以感受得到,近年来诗歌持续升温,呈现出活跃、兴旺、繁盛的良好态势。这体现在诸多方面:首先,写诗的人不断涌现,诗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上至九十岁的老诗人,下至儿童诗人,都有比较引人注目的表现;其次,当下诗歌写作的数量可以说是空前的,对此我们常用来描述的词语有海量涌现、几何式增长、井喷式爆发等;再次,从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来看,当下诗歌呈现出全方位的、立体的景观,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个表征,就是各种形式、大大小小的诗歌活动此起彼伏,诗人们兴会无前,相互交流,甚至国际性的诗歌交流活动也是频繁举办。诗歌在缩短或消弭着人们之间的距离,诗歌在增进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情谊。
确实,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诗歌的阅读、写作与传播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我们几乎不必刻意去寻找,用不着怎么费力就可以获取大量的诗歌作品和诗歌信息。但同时我们也常常慨叹:能够震撼心灵、让人刻骨铭心地记住的诗篇还是不够多甚至有些稀缺。就是说,当下诗歌的量与质之间形成了一种反差,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
还有一对矛盾也是非常突出,这就是传统纸质诗歌媒体的窘迫、萎缩,和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勃兴。中国诗歌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中国诗歌网的问世,结束了多年来没有官方诗歌网站的历史。我们看到,运行两年多以来,它已经在诗歌界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其注册用户的递增、点击访问量的暴涨,均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中国诗歌网以建设“诗歌高地、诗人家园”为宗旨,以繁荣诗歌创作、发现和培养青年诗人、引领网络诗歌发展方向为己任,开设了“每日好诗”“名家新作”“诗脸谱”“访谈”等面向诗歌现场和诗人当下创作的栏目,选稿上亦采取了与网络媒体相适应的不同于传统诗歌媒体的方式,一时响应者众、参与者众,产生了明显的互动和激励效应。
这套诗歌选集的编选,就是以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这一品牌栏目所推出的作品作为蓝本和依托,同时又吸纳部分特邀名家作品而完成的。编选出版诗集,也是中国诗歌网项目中的一件分内之事。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网络诗歌媒体与传统纸质诗刊的融合与互动,激发各自的优势。既保持诗歌创作的活力,又不断推动诗歌精品的产生和网络诗歌的经典化进程。如此立足创作,踏踏实实为诗歌做些事情,当下诗歌的发展方有可能超越表层的热闹而抵达真正的繁荣,同时也才有可能在诗歌高原的基础上崛起一座座令人欣喜的诗歌高峰。
我们期待着。
编选说明
一、本书是在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目所推送的诗歌作品(含点评)基础上汇编而成的诗集,分上下卷出版,入选的截止日期为2017年7月31日。
二、本书所收诗作,绝大部分系“每日好诗”栏目所推送的作品。在编排结构上,分为特邀和网选两部分,而网选又占绝大多数,这就保证了“每日好诗”栏目真实的原貌。而特邀的五十九位诗人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时由网站“每日好诗”栏目特约的诗歌界名家或获得大奖的作品而又按网站既定流程已在该栏目正常推送过的稿件。这种情况又占了本书特邀作品的多数。二是特邀了个别著名诗人以及与中国诗歌网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领导的诗作,他们的作品入选是对本书的很好的补充,增加了这部诗歌选集的分量,同时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对广大网选诗人的支持与声援;而此类特邀入选的诗歌作品,也都是已经在中国诗歌网上发表过的。
三、根据中国诗歌网运营情况,“每日好诗”基本上只在五个工作日推送,其中四天推送新诗,每周只有一天推送旧体诗,这样旧体诗的数量积累就相对少一些。由于这种客观原因,目前中国诗歌网旧体诗作品单独结集出版的条件尚不成熟,故而我们在从“每日好诗”栏目推送过的旧体诗中精选出近百首,作为附录置于书的后面,以此呈现中国诗歌网“不废旧诗爱新诗”、为推动当代新旧诗创作繁荣而努力的全貌。
四、本书所收作品基本上都是已经在“每日好诗”栏目推送过的诗歌及其点评,过去已经由网站按既定标准支付了稿酬,所以就不再支付了。每位入选者将获赠样书一部。
五、本书在编选上尽管已做了很大努力,但肯定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憾,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今后进一步改进,编出更好的诗歌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