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提升之道:多模仿,多总结,多思考

标签:
教育 |
分类: 01-秋叶玩PPT |
PPT做得多并不意味着你水平高,就绝对数量而言,秋叶一年顶多做50个PPT,但是每个PPT我都有尝试学习高手新的手法,新的构思,新的细节,每做完一个PPT发布后我都有检讨一下我的得失成败之处,唯有这样我的PPT才能不断进步。工作的年限并不意味着经验,不断总结才能让你从实践中成长。
所以我今天分享一封博客读者投稿邮件,我非常赞赏这位读者的自我总结,我希望大家明白,文字和总结的质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不断思考,不断磨砺自己的细节,坚持下来,你也可以成为高手。
其实我认真开始做PPT的时间是2009年2月份,到现在还不到3年而已,之前的水平只配三个字,惨不忍睹。
———————下面是读者来信,黑色加粗为秋叶回复————————
秋叶老师:
您好!我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四学生。最近做了一个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课堂展示,有一些感想想跟老师分享,也作为一次总结。
#成功之处#
1.花了半天做文案提炼,真实感受了“结构为王”的意思
记得在以前的交流中,老师曾提出一个观点,大意是:Word文档无益于PPT的制作。确实,拿到上面附件的Word文档,如果直接搬到PPT上,就谈上有什么创造和设计了。只有经过删改和调整,才适合于PPT的结构和展示。
这次制作PPT,我花了半天时间修改和调整word文档,并尝试《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中所谓的“3”的魔力。整个PPT分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优点和缺点3部分;6个特征跟3个优点和3个缺点一一对应。我感觉这种结构简单而有力。
我支持你这样的努力,看得出你花费很大力气提炼了结构,文案在我看来还不够犀利,这是因为你还没有在公司干过,还无法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公司感性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所谓引发共鸣的文案,但这不是问题,这是生活经验积累的问题。
2.参考《如何在一天半内写好一份报告?》,尝试在一天半内完成PPT
收到其他小组成员做好的Word文档后,开始准备和制作PPT。
前半天,修改和调整word文档,构思PPT的结构,在纸上画出每一张幻灯片的草图;
后一天,先是准备好草图上所需要的素材;然后一鼓作气地把草图上所有素材放到一张张幻灯片上;最后才是排版和美化。
以前喜欢一张一张幻灯片做好,这次一口气放好全部幻灯片素材,再集中排版和美化,我觉得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其好处有二:一是速度快;二是见效快,从整体上放好所有素材,比一张一张做更有成就感,可以看到未来,更有勇气做完整个PPT。
我做PPT也是先构思完整,再考虑细节的,没有完整的构思,我不动笔,有了构思制作容易一气呵成,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全局把握风格。
3.使用powerpoint viewer播放PPT,不用担心版本问题
不清楚是几月的《PPT达人微博语录》,老师分享了曹将同学的《不再担心兼容问题——PowerPoint2010播放器!》。使用powerpoint viewer,避免了pptx另存为ppt所造成了种种麻烦。真好~
这让我觉得我的总结归纳还是有价值的。
#可以做得更好#
1.排版
在排版和美化上,每一张幻灯片我都要费神去想:怎样做才美观?想在排版上有所提升,我的想法有二:一是重新学习《版式设计原理》;二是模仿学习包翔老师的PPT。不知道老师有何建议?
我还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PPT,字大会显得臃肿?是因为留白不够吗?
我赞同你高度模仿,而且不妨模仿后尝试不同的细节调整,对比效果,积累经验,经验这个玩意是多做多看多对比积累出来的。
2.图版率
我知道这个PPT做得并不美观,之所以有勇气投稿,是因为上面的3个成功之处确实让我兴奋不已。如果再修改,除了优化排版,我最想做的就是提高图版率,虽然比较费时间。
这个PPT不同的人修改结果可能不同,我顺手改一页。
我觉得颜色和文字对齐,留白,线条粗细考虑还不够周到,我简要修改一下,我修改后不知道能否解决图版率问题,我自己还不是很满意,其实没有必要记住那么多专业名词,我的原则是看着顺眼就好。
3.展示
像我们这种小组课堂展示,我认为需要经过3个阶段完成:word——PPT——展示。开始时我只专注于word文档的完成;后来看了70man,大部分精力放到PPT;完了这次作业,我认为要在展示上放更多的精力。
经过大学三年,在广外这所谓CPU的大学里,我发现我们班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台上做展示,台下做自己事。我做PPT比做展示的次数多得多,今后想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运用PPT做展示”,而不再是“如何更好地做PPT”。
展示和制作并非要截然分开,可以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