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页纸简历(031)-简历风格太酷好吗?

(2012-10-21 14:21:33)
标签:

教育

分类: 02-秋叶玩简历

收到一封来信,是一名广告学大学生关于他的一页纸简历,希望能得到我的指点。他苦恼的问题是同学认为他的简历不好,而更欣赏参加简历大赛的其它简历,更有设计感的简历,而不是他自认更逻辑化,更结构化的简历。

到底谁说的有道理?我们先看看他的简历和问题,再看看他同学的简历,就明白了。

一页纸简历(031)-简历风格太酷好吗?



 

我是武汉一所三本学校的大三年级学生,一直对未来比较迷茫的,最近学校有个简历比赛,就想借着这个机会来为未来做做打算。断断续续花了大概3天时间,做出了成品。觉得有几个问题:

1.其实自己的职业意向不是特别明朗,只是觉得自己的经历大概符合这个职业需求,而且专业基本对口,所以就填写了这个职业。

秋叶回复:我初步感觉这个同学又培养做网络营销推手的潜力。第一愿意尝试挑战且有连续专注做事的潜质(从其愿意尝试参加简历比赛可以看出来),第二能够主动联系各种资源(从其联系我可以发现),第三阅读很耐心,做事很细致(我给他发邮件有笔误,我请他发一个无敏感信息的版本,结果写成发一个带敏感信息的版本,该同学不但发现错误,回复纠正,而且给自己的新图片命名是“简历-无敏感信息”,这个细节足以让他在做网络推广的时候,同样的动作会比别人质量更高。

2.我想展现的是时尚科技感的蓝色,但调整了很多次次,都不怎么满意,不知道怎样解决?(整个简历是用PS做的,从PSD格式导成JPG格式的时候颜色就会有色差,打印出来又会有色差)

秋叶回复:这个简历在配色上的确存在问题,问题就在于小图片和强调文字都是棕色,和你想用时尚感蓝色不一致,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找一个时尚科技感配色很好的网站,从网页上取色搭配,然后用在自己的排版配色上。

3.我能够展示给面试官的大多为学校奖励,因为感觉和应聘职位联系不是特别大,不知道是否累赘?(并且还删了一部分,还是觉得不是特别吻合应聘职位)

秋叶回复:我同意你删除太多不适合的奖励,也不支持你放弃学校奖励,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奖励用人单位当然会重视,但是只是对你潜质的判断,而不是工作能力的判断。我个人可以做这样的假设,Hr愿意在同等条件下录用学校表现优秀的同学,这至少说明你上进的态度,当然,前提是不作假不浮夸。

4.最下面的自我评估不知道是否合适,会不会让面试官有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感觉?

秋叶回复:我觉得第一句比较合适,观点有事实支持。论点是好奇,喜欢研究新事物,论据是已经自学多种软件并实践,逻辑可以成立。下面两句很空,也不知道什么协作能力是85分,你都极力了,应该是120分了。我个人倾向于自我介绍最好不要太虚,能够用事例来证明的自我介绍亮点才是最棒的。

5.给编辑专业的朋友看,他说我某些字体不合适,但是我自我感觉良好。不知道老师您怎么看?

秋叶回复:你的字体不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是太闹的问题,粗看过去,楷体,黑体,宋体,艺术字体交替出现,颜色也多变,让人有点受不了的乱。而且标题过于突出,以致头重脚轻。

6.我的两位朋友也参加此次大赛,但他们申请的职位为创意策划和平面设计,他们做的都是那种3折的小宣传册式,很具有艺术气息的简历。(有背景图片,有其他照片放入其中)整体美观感也很强。我到倒觉得他们做的不像简历而更像海报了,而且逻辑性不强。可其他同学们看过他们的之后再看我的,说他们做的有点出格了,而我做的太中规中矩了,总之不如他们,有的人居然说我做的很敷衍,有失我们专业的水准,我顿时泪流成河啊。不知道投简历时,那种艺术气息强,吸引人眼球的简历是否比我这种类型的简历更占优势。

一页纸简历(031)-简历风格太酷好吗?

一页纸简历(031)-简历风格太酷好吗?

秋叶回复:我个人比较喜欢你们同学的简历,也相对符合应聘岗位的定位。对于广告专业,能让文字变得灵动,看见了创意,就是一定意义上的成功。不过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这个似乎是文化风,不是网络风格。

但在大部分传统求职场合,他们的简历也未必有绝对优势。越是个性化的简历,越要针对特定的企业和岗位设计,没有普适价值。

你同学说你的设计没有体现出广告学的专业水准,我个人表示同意,因为做广告的,美感很重要,说到美感你这个水准实在有点偏低,我实话实说。

但是这大赛是一次机会,让你知道不足在哪里,可以今后努力改进,我的建议是多看看真正好的广告平面设计作品,慢慢眼界就上去了。

顺便说一句,我记得微博上有个关注者说我是个哗众取宠的人,因为他按我博客的建议做了一页纸简历,没有反馈,于是他认定我是个骗子。我对Hr没有录用这样的简历投机分子表示,你们的眼光还是好样的,仅仅想靠一份简历就找到工作的人,的确,我也不会要。

简历永远只是敲门砖的一种,不是工作的门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