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中的营销和项目管理之十–推广的策划
(2012-09-22 07:16:13)
标签:
教育 |
分类: 04-秋叶玩职场 |
出了书怎么推广,很多人问我,大部分动机很纯,就是为了大卖赚钱。
不过动这个想法的人大部分都犯了两个错误,第一大部分人不晓得稿费这么低,不到10个点分成,他们还以为可以分2成,3成呢;第二大部分人不晓得专业书即使推广了,也是以2万本为目标的,哈哈!
不了解这些的朋友,你看看我前面的九讲后再回来。
谈推广作为出版社往往习惯依赖传统渠道铺货,占好位子,发海报,到网店做口碑这些方法,有没有效果,当然有!
不过只有有名的作者和书才有机会享受这样的待遇,你我恐怕都没有机会,也许将来秋叶出名了,再出书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所以我们的选择是:
既然无人助我,那就自力更生!
书的推广和别的推广不一样,书这个东西,依赖口碑很厉害,所以什么东西对口碑传播影响大,就可以利用,现在最厉害的,就是网络,所以网络口碑的传播和制造,是书推广的关键。
传播有两个关键点:第一是让他可以快速地知道;第二让他可以立即去购买。
如何让别人知道?
在网络上就是到同类人群喜欢聚集社区去宣传,发硬广,发软文都可以的。
关键是发了别人还爱看,发了还不被删除,这功夫,就不是教教就学的到的。
想知道秋叶是如何传播的,不妨仔细看看和研究秋叶博客这篇文字:秋叶分享,必属精品。
这一篇文字衍生了我很多传播小动作,无法一一道来,反正可以统计出来的是秋叶和萧秋水用了如下推广手法:
IM好友和群推广营销;踩QQ空间营销;博客(含论坛)硬广+软文营销;短信营销;签名营销;病毒式传播;邮件营销;SNS社区营销;网站的SEO;口碑营销(广泛的书评发动);社区资源整合营销(广告位+社区推荐)。
秋叶的新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还将史无前例的用到视频营销,事件营销,创意营销,网络和实体的整合营销,会议营销等多种手段。
估计很多人看不懂了,看不懂就对了,不然秋叶怎么算专业选手呢?
不过所以的东西,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串联去做,得出策划案,可以简单,可以复杂,还是用事实说话,秋叶分享自己即将上市的新书《说服力–让你的PPT会说话》一点点策划案内容,大家可以去琢磨:
1、冲击第一波:虎年贺岁PPT传播
动作步骤 :
1、给自己所有可以发邮件的朋友群发PPT邮件
2、在已经注册的*个论坛上提供PPT源文件下载
战术目标:
在PPT中暗含作者博客链接,让大家通过本PPT访问博客,促进博客订阅,间接推广
2、冲击第二波:新书上市博客推荐
动作步骤:
1、张志,刘俊,包翔在自己全部博客上发布新书出版和购买链接
2、号召粉丝购买后到卓越,当当,豆瓣发书评负责人
战术目标:
在PPT上市后让粉丝购书并提供书评,为后期传播提前准备口碑
3、冲击第三波:最牛书籍推广创意
动作步骤:
1、将张志老师改造的阿凡达和2012视频处理成小视频,放到优酷、土豆上。
2、张志,刘俊,包翔在自己全部博客上吸引别人来看优酷视频,争取进入热门视频排名。
战术目标:
用热门话题制造事件传播和病毒式扩散,形成一种趣味传播
好了,就这么多了,再多,现在不能泄露了,因为推广的时机和节奏很重要,说早了对计划也是破坏。整个计划的策划,实现和验证都需要一个闭环的管理,这就是秋叶的项目经理本能发挥作用了,我协调不同地区的各种人才资源,游刃有余,还可以轻松地给大家分享经验,这就是本人做项目锻炼下来的能力,现在我把这些能力养成方法都写到《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这本书了,你真的不感兴趣吗?
假如你感兴趣,马上点击这两个链接:当当 or 卓越 ,你会看到惊喜的!
让你感兴趣了,你一定要让消费者可以马上买到书!
对,就和上面做的一样,现在有网购非常方便,他觉得有意思,直接就去当当和卓越了,根本不需要中间环节。
例如《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们其实可以让销量更高的,就在于我们和出版社缺乏配合,出版时间一拖再拖,最后导致我们提前了半年宣传,很多人都知道这本书,想买就是买不到。
购书是一次性冲动,冲动也就买了,要是一次冲动下没有形成购买,很容易流失,要再冲动一次可不容易,所以一定要配合好节奏,书不进书店网店,绝不动手推广。
我们《名博是怎样炼成的》因为缺乏经验宣传早了,导致有购买意向的人被时间沉淀流失了。假如我们出版后再宣传,肯定能多走不少,因为觉得好就可以去买了,而且有了书再和读者互动,这种成就感也不同,也更容易激发作者持续营销的热情。
不过即使接受了教训,这次新书《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还是吃了亏,我们没想到书这么受欢迎,这么快当当和卓越就没库存了,很多推广一做出去,结果很多人买不到书,客观上也造成购买流失。
流失一个购买不可怕,可怕的是读者的口碑扩散效应是推广最关键的内容,这个流失了,才是最可惜的。
当然这个是没有办法很好解决的,我们宁可缺货几天,也不愿意一开始印很多卖不掉,毕竟加印周期很短,顶多10天,不至于影响大局,而且后期一旦销售良好,可以提前加印的,不会耽误出货。
而且买不到这种信息被我们有意识放出来,在营销里面,也属于制造稀缺感,真正想买的人,发现几次都抢不到,反而会坚定去购买的决心,因为我们的书属于实战技能,是项目经理个人成长过程中一定要过关的,这些项目经理必须要找好书,好老师,好培训去提升自我,所以我们也不用太担心这种市场的饥饿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