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中的营销和项目管理之八–价格的定位
(2012-09-22 07:14:07)
标签:
教育 |
分类: 04-秋叶玩职场 |
我已经接到8位朋友的建议,有的建议我把封面做得更好一点,有的建议我把书的纸张搞厚一点,透光,有的建议我不要搞这么密集紧凑的排版,让书的可读性好一点。
对不起朋友们,这些我都考虑到了,你们要知道我们是一名出了3种书的作者,也都是读书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些呢?
知道为什么还不改进?答案只有一个,价格。
秋叶评估过普通人购书的心理价位,现在买书,如果一本书购买单价超过40,则购买的概率就大大下降,而且大家对书的内容期望值很高;如果书的单价低于30,只要书还有一些内容不错,大家都觉得不亏,考虑到网络购书有20~30%的折扣,所以新书定价不能超过60,最好不要超过50,因为即使7折也得35以上一本,很多读者就不会买书了。
书的定价作者是没有定价权的,这个是出版社的权利,但作者有建议的权利,但这个建议你得考虑价格弹性,书是一种价格弹性很大的商品,而且销售的量越大,可以定义的价格反而越低,如果你能充分预估你的书最大销量和最可能销量,你就可以采取略高过边际成本定价策略。
可是各位都晓得,现在除了工资不涨,什么都涨价。06年我们出《超越对手–软件项目经理不可不知的18种技能》,书20万字,定价20,包装简陋,现在书50万字,厚度自然增长一倍多,能否定50?
不能,而且我希望能够定价不超过35元。
我相信我的书能被很多公司团购,而团购就不能太贵。一贵连团购都购不成了,因为老总问要买书,好,20本多少钱?500块,,想团购的公司觉得投入不大,人手一本,加上折扣,挺好,就当给员工做培训了,不贵那就买吧。
要是过了1000块,在很多企业内部走流程就会遇到一些麻烦,这点做项目的人是很清楚,项目的回款如果太高,就会增加项目回款的难度,而秋叶已经考虑到这点,所以我相信我们现在的价格,对一个中等IT公司,团购的规模主流应该是20本以下,按20本计算,当当卓越网购都不超过1000元,是很多部门级经理就可以拥有的权力。
在网上和有的朋友沟通过,他们觉得价格贵一点书好就没关系,可是做营销,不能只考虑一部分有购买力的人,要考虑书走最大的量,书的价格弹性。书走的量越多,其实边际分摊成本也越低。
我始终认为中国人要是书不贵的话,还是愿意买书的,所以我宁可牺牲卖相,也不增加价格,毕竟我不靠出书赚钱,我靠走量获得影响力。
就是因为按这种思路不要那么贵操作,编辑就只能:
换大开本,这样一页可以多印字;
只能将排版搞密集;
大章节直接也不换页;
只能压缩文字,把最后一章腰斩,只留个开头,我现在觉得还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应该都砍掉;
只能在封面设计请一般的团队,不能专案操作;
这一切,都是为了节约成本。
在项目管理谈项目的目标,是成本,进度和质量,我为了节约成本,就不能不牺牲一部分质量,但这样做了对后续销售很好,因为我牺牲的是非关键质量,书的内容我反而没有缩水,反而比有些排版过于喜欢留白的人,实在得多。
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即排版好读,又不厚,又不贵。我认为是有的,这就是解决方案,我的答案是这本书三年后,假如我还想修订,我就要扩充一些技能,同时把现有的技能全部变成图表,和精要的案例评点,这样可以把文字大大压缩,而且用图说话,根本上提高可读性。
当然,现在我还需要时间积累和找灵感,毕竟变成图,不是说变就变的,也需要读者们多给我想想招,说不定你的思维导图就被我用到书里面去了。
哎,干什么都是钱字惹祸啊!
顺便说下:有灵感的封面设计和排版对书销售还是非常有帮助,有的人排版和封面设计自己做或请朋友做,完全可以做到很好,这样书的制作成本也降低了,你自己做的东西,也有成就感。秋叶是没这方面的才华和灵感,只能通过出版社去运作了,这又要看编辑的个人资源和运作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