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书中的营销和项目管理之四–写作的协作

(2012-09-21 23:09:01)
标签:

教育

分类: 04-秋叶玩职场

我写第一本书,真是自己一个人写的,全部原创,很累很累,当时是用博客连载方式写完的,幸好有互动,有网友鼓励,否则能否一口气坚持下来,我不肯定。

我遇到很多朋友,特别是知道我这么没有天分的家伙都往“著作等身”方向努力去了,都说想写书,过了几个月或半年,一问,书还在肚子里怀胎呢!

这样的朋友很多,他们不是说了不做的缺乏行动力的人。

写书这个事情,除了自己要有足够多的积累,它有它的规律和节奏。

很多人问我一本书写出初稿多少天?就说这本《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吧,从定提纲到写出来,前后和萧秋水协作,不到80天。而在这80天内,秋叶真正全力写书的时间,不到20天,初稿是50多万字。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我们有积累的,没积累现写这么多,我们没这个能力。即使你有这个积累,真要写书,还是有巨大的困难。

写书的困难在于:

想起来很激动人心的事情和话,到了落笔有一个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文字的思维转化。很多人平时想得多,做得多,但写得少,总结得少,这种思维转化训练不足,导致写作的时候,速度和效率都无法达到进度,进而失去写的信心。

即使你能写出来,采取挤牙膏的方法写书,也很难赶上出版社的交稿约定,一般出版社顶多给你一本书半年的交稿期,从策划到写出稿子(不是初稿),顶多半年,你敢玩吗?

估计很多人就说,那还是等我写出来再找出版社吧,这一等就不知什么时候了。

更惨的是,毕竟一般人不可能写一部流传万年的经典,我们是应一定时期的特定需求的实用书,等你写出来,你的经验也许是奥特曼人才能用,你Out了!

所以不妨在写书前,和自己,包括网络圈子的朋友多交流,建立协同写作的可能。

这方面大家可以先看看萧秋水的文章:萧秋水和秋叶网络协作成功五要素,专门总结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协作做这样的工作,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和秋水写完第一本《名博是怎样炼成的》,才见了第一面。

我这里只谈谈找一个合作者的好处:

1、思路激荡,一个人找不到路的时候,两个人一碰就容易出火花;

2、团队激励,一个人容易放弃,两个人可以相互打气。

那么协作合作也有弊端的,我这里谈三点:

1、名,谁排前,谁排后,如何界定对书的贡献,这是个问题;

2、利,稿费如何分配,其实这是小问题,属于幸福的烦恼,关键是包销成本如何分配,这是头痛的,我们在名博时四个作者,主要包销成本都是秋叶和萧秋水承担,另外两位我们就不让他们辛苦写书还赔钱了,但你和你的合作者能这样做吗?

3、文风,两个人的思路不可能完全统一,文风更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合作时要充分考虑修改整合的工作量。

那么怎样找合作写书的人,秋叶建议最好是找经常更新同类方向博客的人。

第一他有产出积累,第二可以判断文风相符度,第三他有写作的习惯和能力。

这种事情讲的是缘分,没有缘分只能自己努力了。

顺便说一句,这在项目管理里就叫建立团队,当团队搭建得好,写书过程的协作就可以轻松很多,否则一个人的坚持经常需要理由,两个人的团队都可以相互温暖。

当这个团队建成后,还有更有趣的化学反应,我和萧秋水都是网络玩家,既然玩网络,就自然会利用网络做推广,如果一个秋叶的网络号召力等于8000本书,那么加上一个萧秋水的网络号召力,就等于另外8000本书,我们两个叠加效应,应该突破20000本书,达到同类专业畅销书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这在市场营销属于整合资源,借势营销的手法,对不对?

千辛万苦,书算是写出来了,得找个出版商,这里面还事真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