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中的营销和项目管理之三–内容的策划
(2012-09-21 23:07: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04-秋叶玩职场 |
想出书,一定要想好要写的主题,否则市场受众太小,没有出版社愿意出的。现在出版是个市场行为,书一出版就很多成本投入进去了,要是卖不掉,出版社可不能做赔钱买卖。
当然如果你是专业类学术成果,有赞助经费,可以做教材分销,或者你的全部自销(不过大出版社自重品牌,也未必愿意卖书号给你),或者你是领导,有人帮你出书抬桩,等等这样的一些情况例外。
书也是商品,好商品一定要有好卖点,有个性化,针对你的目标细分市场定位。定位准了,才容易被接受和传播,否则很难撬开市场。所谓书的内容策划,其实是分析你要写个哪一群人,他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一本书。
在市场营销,这就目标客户群的细分。
秋叶的《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就吃了点定位的小亏,我们当时看到写博客开空间已经成为潮流,就想当然认为关注写好博客的人很多,写一本关于博客的书,而且和个人品牌建设抓在一起肯定有市场。
这个假设确实没错,想写好博客的人绝对数量确实很大很大,但是我们犯了三个错误:
1、想写好博客的人是很多,但开了博客没写好更多,开博不想代表就想写出名堂,这就是我们对书的读者群假设范围做大了;
2、现在写博客很方便,但玩独立博客的牛人大多关注技术方面的内容,很少有人关注内容建设(他们这方面都很强),我们是写关注内容建设的书,更适合顾问,讲师这个人群,我们后期目标用户推广方向没更多关注顾问和讲师人群,这都是定位不准造成的。
3、普通人其实最愿意关心如何赚钱,在中国一本书只要谈到能赚钱,都有人看,我们恰恰提倡个人的修炼,不是提倡过于功利赚钱,那么你写这样的书有什么必要?
那么秋叶的新书《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实战技巧》这边在内容策划上一开始就下了功夫。
我的书是写给项目经理和想做项目经理的人,那么如果我去谈项目管理,我的理论总结和深度都不够。即使够也没有用,我写不过PMP,也写不过项目管理大师,他们的书把项目管理总结得很好,看他们的就够了,不需要我重新发明轮子。
那么我自己的特点是在中国IT管理软件市场做了大量项目的售前和售后工作,有实战的一线经验,这些经验,对老手而言,已经是工作的习惯,不需要从我这里去获得更多,我最侧重的市场定位是给搞管理信息化销售和实施的乙方入门者,特别是给新手写一本看了就有启发,就能实践去用的书。
所以我写这本书定位不是介绍项目经理的理论体系,这样的书太多。而且我也写不过哪些高手们。
而且仅仅做了目标客户的定位还不够,还需要仔细分析目标客户缺乏的是什么,否则你写也是白写。
我绝对从实战技能入手,对新手而言,最关心的永远是实战的技巧,这些技巧有很多书介绍,我为了分析这些书,我买了20多本我认为还不错的国内外销售大师和顾问式销售的专业书籍,我发现四个问题:
1、多是写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技巧的书,无非从励志角度写,从心理角度写,从思维模式角度写,从电话营销技巧写,从上门拜访沟通技巧去写,我们做大项目的方法有共同的地方,但也有本质区别的,这些书没写到。
2、顾问式销售书多,但顾问式销售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顾问兵法固然好,但一个人不可能一毕业就可以充顾问,这需要底气,大部分新手是没有这个底气的。
3、方法论的书多,案例式介绍的书多,提供可实施的成套套路的书不多,特别是一些国外的,明显水土不服的,中国有中国的潜规则,学了洋办法,未必能赢土八路。
4、关注销售的书多,但关注实施和服务的书少,而大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偏废。
所以我得出三个结论:
1、一个大项目运作的团队,除了技术,就是销售和服务,如果你关注销售和服务,获得的潜在市场最大,而且销售和服务是相比技术流动性要大的岗位,这样的岗位新手也多。新书要结合我的经历,关注销售和服务团队,而且放在一个整体去规划!
2、要写给新手,老手是新手中的精英人物,一个老手背后站着无数个倒下去的新手,新手的绝对数量远远大过老革命队伍,写给新手对书的销量更有保证。不过老手觉得好,自然也会重视并团购给新手当教材,所以要站在老手角度写一本可以用来做新手培训教材的书。
3、我写实战技能30种,必须是看了就要多少能在工作中用的,这也是间接提高你的赚钱能力。对比《名博是怎样炼成的》的策划,这本书所谓实战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帮你立即寻求解决之道,反正我是知道有人把我的18种技能带在身边,遇到问题就翻翻,当手册去用。
这样就对头了!写成实战工具书,就可以保证销量。
于是我立即把大项目按生命周期分解,理出了我自认可以说清楚的30个问题。
其中售前技能15种,分别是:自我定位、寻找客户、销售策划、商务沟通、公司介绍、售前调研、解决方案、产品演示、技术交流、产品试用、公司考察、用户考察、高层公关、答标报价、商务洽谈。
售后技能15种,分别是:项目管理、高层汇报、起动大会、调研分析、管理需求、实施策划、编制计划、团队建设、会议组织、工作备忘、用户培训、现场推广、项目验收、有效回款、资源调度。
这个目录出来后我请教了很多行业内的朋友,他们都说确实需要,这个环节很重要,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未必市场买账。市场买账的东西,你也未必认可。
这个世界为什么说它是个性化的?就在于你和别人不同,你的经验不可复制,像唐骏写《我的成功可以复制》,那是骗人的,就他的智商和情商一般人都不能复制,成功更不能复制。不过我们看看,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是这样成长的就好。
那么来自各方面反馈都很肯定,我大约在咨询了40,50个天南海北不同公司的朋友后,我就彻底坚定了写书的决心。
当然第一本书读者很多反馈,也让我清楚,市场是需要这样的书的。现在这个书已经出版,我策划的内容到底如何,我说了不算,你可以去当当和卓越看看网友的评价,也许更能验证我的说法。
这个内容的策划,在市场营销叫客户定位,在项目管理里叫项目可行性分析,其实本质上都是寻找正确目标的方法而已,对不对?
有了内容的策划,只是一个框架出来了,书还得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这个就要考虑是不是找人协作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