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上班记之—发奖金的学问
(2012-09-09 23:03:26)
标签:
教育 |
最近帮学校忙招生,校长指示全体老师(市场自然除外)都负责后勤接待,一定要确保接待好学生,学校好不好,关键看招生,这也是中国教育一大特色。从初中开始就知道抢生源,办法和花样也是百出。不过让所有后勤行政老师加班搞接待,不能不表示下,至少是加班费要出啊。
校长提出一个奖励方案,所有接待人带的团,只要这个团的学生报名后,给予奖励,奖励可以从重,这样所有的人目标都和招生目标挂钩,都形成合力。
这个想法看起来不错,但参观是一个时间,真正报名大概在3个月后,现在只能算意向,结果就没有具体的奖励政策出来。
校长问我,我说很简单,对行政工作人员而言不要用市场的角度去考核他们,而且从这个工作本身而言,是一次性工作,接待好坏对学生是否报名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后续影响因素太大了,他们不会喜欢这样的奖励方案。
奖励要管用,就要让你的员工感觉到奖励是可以和行为立即兑现的,接待是一个一次性工作,如果用三个月后效果去奖励,没有人会相信这个奖励的。要奖励就直接给加班费,然后做接待调查表,按满意度和领导考核权重两个因子去打分,打分高加班费就高,也是一种约束。
校长听了以后一问,果然大家希望按加班费奖励。新政策公布后,据说员工工作劲头就好很多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有的奖励是期望对过程负责,有的奖励是期望对结果负责,导向不同,方法也不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