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叶上班记之八十六–认识王甲佳!

(2012-09-06 18:28:57)
标签:

教育

03年的时候我做E-WORKS社区最大的一个收获是认识了王甲佳。

我是什么时候对老王有什么印象的不太清楚了,但我好象记得他是给我们网站投了稿子,很不错,发了以后我们就一来二去联系上了。我当时对”王甲佳”这个名字印象很好,三个好字眼他一个人都占全了,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笔名,后来晓得就是真名。这样我们开始都是在网络上打嘴仗,用时髦的说法是网友了,一起交流了半年多,一开始只是觉得这个人很热心,对网络有感觉,但慢慢我就觉得王甲佳这个人真不错,写文章那是认真,一写一大篇,最难得的是他回帖子,不回帖的人我见得多,随便回个帖子的人也多,但很少有象老王这样的,只要是好文章,就认真看就认真回,而且很认真的写出自己的观点,一点都不敷衍,而且几乎从头到尾,一直到现在他都保留着这个本色。

有时候即使是别人很敷衍的一个回复,王甲佳觉得好,也会很认真的回复过去,结果反而又把回帖的人感动了,结交了很好的新朋友。

我有一次想了解一些好的刊物,结果王甲佳给我推荐了一种,我这边买不到,王甲佳就给我寄了十几本,连邮费花销可不小,没让我说一句要求,都义务无偿替我做了。我当时以为老王有渠道,自己也应该不为经济所困,朋友之间小恩不言谢,就慢慢把这事情淡忘了。

交往这么久,其实真正见面却很晚,大概是04年的时候,支点搞了一次网友聚会活动,我们在北京见了第一面。第一眼看到他,你不会对他有任何特别的注意,他就是那种放在人群中一点不起眼的人,很朴实的感觉。

这次北京的会面让我对他很感动。王甲佳在苏北工作,苏北那地方我晓得,老王表面上是个cio,其实收入并不高,而且一家人生活压力都在他身上。所以上次给我寄书全部是他自己的费用,这个费用要算他月收入,占的比例不能说小,至少可以说是一天不用干了。

但这些王甲佳都没有告诉我,我是这次才晓得的。

为了补贴家用,王甲佳发挥自己写作的才华,弄点豆腐干,也是一个途径,老王走上写作的道路其实也是有苦衷的。不过现在回头看,要真是环境优越,也就没有现在的王甲佳。

我们不缺少物质富有的人,我们缺少精神富有的人,老王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王甲佳让我更意外的一点,就是他的脚有点不方便,他原来在外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人克服种种不便咬牙坚持下来,不要别人的帮助,这样坚持下来多了,我发现我不如他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种淡定的心态,一种经历过很多事情然后把一切看得很从容很平淡的心态,知道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的长处,努力去做。

我做不到,到现在我还是没能彻底做到。

这次分手后王甲佳就在我心里留下一个很深的位置,虽然我们不是天天都聊天打招呼,但彼此都在心里留个位置,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大概说这种状态吧。

到了05年,我们才是第二次见面,这次见面是在E-WORKS的一次年会上,王甲佳报名参加了,而且他知道我在要在会上发言,还特意带了一点土特产,当地是 “醉泡田螺”。我和他认识这么久了,总觉得是网友,从来没有想过给他一点怎样的实际帮助,结果在这样的细节上老王又给我上了一课。

说实话,”醉泡田螺”我不爱吃,但这份牵挂让我很喜欢,一直到今天想起来,王甲佳从行李箱中掏出特产给我的情景,这一路东西本不多,带给我的最重,他又不方便,这真是一个什么都替别人想周全, 从不计较自己得失的好人。

这一面后我们相互都忙起来了,他去了温州,我去开目做项目,渐渐不联系成了常态,一直到了07年。

07年我离开开目后,又回到网络上,通过网络认识几个朋友,很快发现他们居然都晓得老王,我们又慢慢加到一个圈子里来了,而且我发现,几年下来,王甲佳的文字功力和理论体系是更强更完整了,和他交流,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想一想,我们一路认识六年来,老王不容易,现在老王的各项情况都改善了很多,和他这几年坚持努力是分不开的,回头看看老王很难得!这也是一种幸福!

老王现在也在畅享安了个家:http://blog.vsharing.com/sec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