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个学生做了一场演讲
(2012-08-26 17:12: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05-写给大学生的信 |
《名博是怎样炼成的》出版后搞了一次有奖漫画的活动,其中有一个叫萧萧凯风的朋友中奖了,后来一联系,才晓得他是在我家附近的中南民族学院的大三学生,我把书送给凯风,他很高兴,知道我想在大学针对书做一些讲座后,他约我能不能在他的学校开展讲座,我就应承下来,也是一个软性营销的机会。
后来住址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主要是学校怀疑有商业目的,不太支持,我当时劝凯风,不要为这个事情花费太多精力,那就不划算,毕竟我们这个讲座基本接近公益性质,要说有商业目的,就是可能在大学生中扩散了一下秋叶的名气,这个意义恐怕不是很大。
但凯风很努力也很坚持,我觉得一个人想做一件事情在遇到困难也坚持去做是个很好的品质,能成功的人都是能坚持的人,当然也要补充一句很坚持的人未必就是能成功的人,也许只是个太固执的人。
到了周三他通知我可以办了,学校的关节他都疏通了,只是没把握来多少人。不晓得他经过怎样的努力,非常感谢他,我承诺讲座没问题,而且安慰他,我说顶多来20人,但我一定会来。
考虑到周三讲座学生实际关注点,周五下午我又调整了演讲的内容和主题,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这些年轻的学子。
到了周五晚上,说实话就这两天发生了很多计划外且无非回避的事情,但我既然答应了就要去,到了学校,凯风很不好意思给我来电话,说只来了几个人。我说不要紧,即使只来一个人,我也得去讲,否则你就没有信用了,我也没有信用了。
再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讲法,可以变讲座为交流。
到了现场,真的只有两个人,凯风解释是临时换了教室,我安慰说还记得我说过顶多20人吗?我有心理准备,责任不在你。
不过现在尴尬的不是我,是两个听众,只有两个人参加这个活动给他们很大的压力,听好像自己很傻,因为没人来,留下听万一内容如嚼蜡就亏了一个宝贵的周末。
我请他们坐下,就一起聊天,一聊也有一个钟头,到了最后,两个听众觉得张老师聊得还不错,觉得自己没有白来,而且主动和凯风交换联系方式。
我觉得挺好,忙一场,认识两个新朋友,人生可能打开了两扇窗。
我倒是可惜我准备的一个建议,干脆发布在这里,如果大学生希望上网,你应该尝试去做以下事情:
–用搜索帮你找一张酷图
–用搜索帮你解决一个疑难问题
–用搜索帮你写一篇论文
•专业型网站:
–到期刊网看几篇论文
–去某个和专业相关论坛潜过水,注过册,发过帖
•社区型网站:
–去淘宝购过物甚至开过店
–去校内、海内、开心01、豆瓣某一种SNS网站交过朋友
–去腾讯装扮过空间或踩过好友
–去天涯踩过高楼
–去土豆,优酷分享过视频
–去小说网站看过小说,甚至自己尝试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