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看《论语》(62-63)
(2010-09-19 07:41:59)
标签:
管仲鲁国夫子管氏《论语》文化 |
分类: 信笔游 |
6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知礼,孰不知礼?”
(夫子好口气!管仲何许人也?那可是春秋时期了不得的大人物。为相于桓公,助其成霸业,连桓公也尊之为仲父。后来闻名天下的 孔明先生也以管仲自譬,可是夫子却说,管仲是个小气的家伙!不是口出狂言,你看,管仲狡兔三窟,安了三处官邸,家臣也不兼职,够奢侈的吧?还有,国君在大门外立了屏,管仲也照样立个照壁;国君宴会,在堂上设有置酒杯的土几,管仲也弄了那么个东东。你管仲是个为下,怎敢自比国君?要说你管仲知礼,谁不知礼呀?又不俭朴,又不知礼,你管仲难道不小器?满则溢,管仲如此傲慢自满,不是小器是啥?我喜欢夫子这样臧否人物,搁在今天,有几个学者教授敢于非议大领导?多半恨不得往官员的屁股上擦粉呢!管仲自然还是管仲,但我孔子赞你功业的同时,就讥讽你小器,臭你没商量。不过,这个事,夫子干得,一般人干不得。如果肚子里只有二两酸文章,冒一下酸水可以,但还是别去张牙舞爪地评说大人物。)
63、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我是乐盲,能吼两嗓子,但对五线谱、简谱一概不识,对乐器一样不会。但未必说我没有音乐的耳朵和心灵。印度人吹笛,蛇随之舞,仿佛蛇懂音乐,其实不过是训练的表演。有的人可以奏乐,但未必有音乐的心灵。大自然的音乐又有几人能懂?可是夫子却似乎无所不通,他竟然向鲁国太师讲演奏音乐的道理:开始时,热烈地奏起,乐章展开时,纯一和谐,清楚明亮,然后回旋往复,余音袅袅,知道乐章完成。夫子所讲的大抵是古代的“颂”,一种礼仪而已,算不得艺术意义的音乐。果真如夫子所言的如出一辙,音乐也就没什么意义、没多少意思了。如一切艺术,音乐也无定法,企图规范成一种范式,就无异于样板戏,你不能说它不经典,但都这样就乏味了。要说乐,或嘈嘈切切,或窃窃私语,无拘不束,唯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