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羊城一瞥(1)

(2007-07-12 07:41:24)
分类: 信笔游
 

羊城一瞥

 

 

因为一个会议,我去了广州。领导要求会后即返,便只住了两日:一日开会,一日跑到城里看了看。

北人来到岭南,本应有许多新奇之处,但毫无个性的复制已使城市面目相像,很难再有意外吸引耳目。只是气候还在提醒着,我已置身于另一处水泥森林了。一走出机舱,我就和广州的太阳撞了满怀,一股热流卷入裤管,随即迅速浸满全身——且当作城市的盛情欢迎吧。

 

  

 

原想广州是商业发达地区,会议组织者会安排一个现代的商业酒店,孰料来到的却是一家老店。酒店门前赫然镌刻着“文物保护单位”字样,店里也挂着“中华老字号”的招牌。一打听,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当年曾是广州最高的建筑、最高档的酒店。但对于酒店发生过哪些重要事件、举办过哪些重要活动,店员无兴趣回答,更像是一概不知。心生遗憾。

在大厅转了一圈,看见一幅李宗仁的题字。比之于时下酒家纷纷悬挂政要、明星与董事长、总经理的巨照,这家酒店也许更有想法:历史总会使时新显得轻佻浅薄。再看李宗仁的字,古朴透着厚重,有国学和文化的底蕴,全不像当下遍及旅游点政要题字的涂鸦(至于李宗仁的为政,是另一回事)。浮生云烟,记忆残片的散落,有时会以变味的形式被一鳞半爪地打捞。而“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走进房间,看见设施陈旧,但全不是古董,多像是八十年代的饰品,品味也差。就知酒店陷入历史与现代、新与旧的尴尬:老字号的定位不能使装修现代,旧物的复制又更显其难。便弄成不伦不类的样子,像一个过时的老美人,过分打扮是不能了,却又不甘落魄。倒是有一部老式电话机有点味道,仿佛依稀可以联通旧时的记忆。

打开窗帘,便是游船往来、风景如画、静静涌荡的珠江。临窗望江,心便开阔起来。我在宣传资料上看到把珠江译成“珍珠河”,意思可能是沿江两岸的富庶,如嵌珍珠。夜晚观之,果然两岸灯火富丽,如珍宝熠熠生辉,便知珠江名不虚传。但我更愿意想,当年可能是珠江泛着珍珠般的浪花,喜而名之。如今观之,却被市嚣和工业染成深绿色,很难有珍珠之浪花。不论如何,置身于酒店的这样一个窗口是有意味的,陈设的简陋就不足挂齿了,老店也便因是百年珠江的知音而有了深韵。而有一条大江相伴,市声便在想像中退隐。那么,我在异地的睡眠也便多了几分诗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修锁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