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是什么

(2007-03-06 07:59:39)

 

幸福是什么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也常常会被问道:“你过得幸福吗?”

然而,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首先肯定是一种感觉,因为“你幸福吗?”实质是“你觉得自己幸福吗?”。因此,幸福必定是精神范畴,这大概就是拥有物质未必拥有幸福的道理。

但往往是我们并未感到,而在别人看来是幸福的。比如两个老人相掺散步,两个恋人并肩而行,两个孩童追打嬉闹……当事人也许觉得正常、平淡,并没有幸福之感。那么,难道说那不是幸福吗?

因此,幸福应是主观的,是主体的感受,幸福没有客观标准。

但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每个人就会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不是吗?乞丐的一顿饱餐就是幸福,富豪的一次野餐也是幸福。

所以,并不像托尔斯泰所言,而可能恰恰相反:不幸大抵相似,幸福却各不相同。

幸福还应是瞬时或短时的感受。很少有人会觉得,自己多年来很幸福,这不合常理,或者那样的幸福太平庸。

这样,幸福就应该是某种欲望满足时主体的瞬时或一时段感受并转瞬即逝。

正因为幸福难得,幸福才弥足珍贵,才值得不懈追求。

幸福似乎是有等级的或者与价值取向相关。比如科学家在多年探索后瞬时发现一定觉得非常幸福,而追星族在得到偶像的签名时也会感到幸福异常。显然我们会觉得前者的幸福更值得尊重。

但就生命个体而言,我们绝不能轻视庶民的幸福。从价值取向看也许平庸,但就幸福的本质——即带给主体的满足程度而言,也许是对等的。因此,我们可以追求高尚的幸福,却没有理由鄙视平民的幸福。从更广的范围看,也许平民的幸福更重要。

我还注意到物质与精神之间并不像有些人说的水火不容。物质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转化为精神的。当我们拥有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时,我们由此会产生幸福感;当收到一件朋友的礼物时,甚至会百感交集。只是过度的物质会成为精神的坟墓,物极必反,事情总是这样。追求物质必定精神匮乏并不成立,物欲横流才是幸福的祸害。我经历过极度的贫穷,感受过在贫穷中奋斗的幸福,但感到更多的是生活艰难的痛苦。极度的贫穷也会使幸福稀薄。

现在我要说,不要在比较中追求幸福。既然幸福的标准在自己内心,就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吧。那些把别人的幸福作为自己幸福标准的人,必然南辕北辙,收获的也多是烦恼、怨气和愤恨。

幸福有时很简单,因为欲望可以很小;幸福并不遥远,它就产生于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心间。

珍惜心灵中每一次幸福的瞬间吧,因为它是生活最宝贵的馈赠。

 

                                   2006.6.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