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培(著名画家,现定居香港)***致广军先生信 和画

(2008-10-17 22:53:32)
标签:

杂谈

沈培(著名画家,现定居香港)***致广军先生信

沈培(1934—)浙江绍兴人。擅长儿童画。 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历任《新少年报》、《中国少年报》美术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编辑。现在香港工作。作品有连载漫画《小虎子》等。

 

 

 

 

http://book.kongfz.com/bs_photo/1899/1218411366_1_b.jpg和画" TITLE="沈培(著名画家,现定居香港)***致广军先生信 和画" />


http://auctionimg.kongfz.com/20081116/1000018/1000018rQNTpS_b.jpg和画" />
http://auctionimg.kongfz.com/20081116/1000018/1000018LXM9Fs_b.jpg和画" />
http://auctionimg.kongfz.com/20081116/1000018/10000183MESRD_b.jpg和画" />

 

 

 

 

昔日“小虎子”今安在?

 

 

刚刚看到一位新浪网友在我旧文《感受我国漫画现状》(见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aspx?BlogID=130519)后的跟贴,要求我“详细地谈谈,关于《小虎子》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最好能从您自身的感受这个角度来讲”。
      那好吧!仓促遵命!

小虎子,是《小虎子》连环漫画中的主人翁,《小虎子》连环漫画是上一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少年报》开辟的一个人物专栏,曾是像我这般年龄孩提时代最喜欢的一个栏目。它通过主角“小虎子”的所作为所为——主要是爱学习、爱劳动,讲道德、讲卫生、尊老爱幼、做好事等等点滴小事,组成系列故事展示对少儿的道德思想行为教育,向少儿朋友说明什么是好、什么不好,什么是应该做什么、什么不应该做。它起码对两代少儿道德品质的培养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小虎子”深受少儿喜欢不是偶然的,他集中地表现了新社会下成长起来的少儿一代的优秀品质。他是那个时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宣传典型和效仿楷模。

当时像我这样年纪的孩子特别喜欢两个栏目:一个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每日定时的“小喇叭”广播,经过几十年中断后恢复如今。主要以讲故事、童话和儿歌启迪少儿成长;另一个就是《中国少年报》每期必登的4——8格的《小虎子》连环漫画。

当年课余生活比较枯燥,没有现今各类眼花缭乱的报刊和音像供我们享受。因此,放学后读《中国少年报》是我们那代“红领巾”的基本选择(当然也有张天翼等作家的童话书籍)。

《中国少年报》几乎我们人手一份积极订阅,没有强迫或摊派任务。好象是周报还是周几报我记不清了,4K4版双套色,版面活泼清新比较吸引人,很适合儿童阅读,三四分钱一份,月订费不过两毛钱左右,一般家庭都能承受得了。不过由于当时印刷落后,没有今天电子套色制版印刷精美,二次印刷常常出现“双眼皮”把小虎子的红领巾印在腮帮子上或胸部,不过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喜爱。新报下来,眼光第一落点就在《小虎子》漫画上,放学回家路上都盯着小虎子哈哈大笑。

《小虎子》漫画的主要作者是当年20几岁的沈培。沈培擅长儿童画,时任《中国少年报》美术编辑(现移居香港)。他设计的小虎子惟妙惟肖,憨态可掬又不失聪明可爱;故事情节朴实可信没有过多政治色彩。我至今不明白沈培先生当时为何要把小虎子设计成秃脑门胖乎乎的小家伙,这使我不禁想起张乐平漫画大师笔下的“三毛”形象。除去三毛头上的三根毛发,其实就是一个小虎子。只是三毛是旧社会的流浪儿,大脑袋下一付干瘦如柴的穷孩子模样;而小虎子是新社会的“三好学生”,无论造型还是神态,活脱脱一个健康向上的幸福孩子。或许这是作者在作新旧社会少儿生活比较吧。不敢落实,只是自己瞎猜想而已。

1962年我上初中,基本与“小虎子”拜拜了。不是不想看他,而是中学没有订阅。后来《小虎子》是否继续画下去,我不得而知。1963年开始学习雷锋,随着年龄的学识的增长,逐渐雷锋、王杰、欧阳海等英模人物取代了小虎子,自是后话啦。

据说随着“文革”的发动,小虎子也消失了,因为再也没有看到《中国少年报》(呵呵~~我孤陋寡闻吧)。后来一些作者如孙晓光、朱国荣、徐宝信等人又延续沈培先生续画小虎子系列,好象二十年前我隐约见过几幅,但此刻的小虎子已多了几分说教,造型画面故事情节也不如原先生动实在可信了。足见少儿漫画如同少儿歌曲(见拙作《难忘的两首少儿歌曲》http://blog.bandao.cn/archive/19794/blogs.aspx?BlogID=127494),受“泛政治”而呆板造作的遗憾影响。

对快步入“耳顺之年”的我,如今“小虎子”是否健在早已漠然。小虎子艺术形象是否还影响现代少儿也无从知道。但今天好的少儿读物和少儿楷模似乎不多见了,想必小虎子早已寿终正寝。这从我在几个搜索网站查询的毫无结果上可以得到验证。看来昔日小虎子还不如雷锋叔叔。雷锋叔叔还每年光顾一遭匆匆过客般消失,更可想小虎子这个塑造形象的厄运哩?

跟贴的这位朋友提及这段往事,使我萌发一种想法。

现今我们的后代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先天弱点大家明白。这些在蜜罐中成长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多数在我们父辈钱臭和市侩的影响下,小虎子那些优良品质基本不再展现,取而代之的是怕苦怕累娇生惯养自私狭隘。我真心希望“小虎子”当年形象再现,让他耳濡目渲潜移默化唤起稚童般的纯心,使道德、信念等美德“从娃娃抓起”,以造福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建议让小虎子“香火不断”继续生存下去——当然。决不应是枯燥的说教和神化,让小虎子“异化”或“变种”。如果真是那样,还不如让昔日的那个实在的小虎子形象,留在我们这些老一代人脑海里回忆来得美好!

 

漫画 =好笑?

  “漫画一定要能够感动读者。”
  你同意这句话吗?当然,漫画 作者并不是要读者哭得淅哩哗啦死去活来,而是求一个认同感。
  先看看下面这则中国漫画家沈培的漫画 。
  有没有被感动?不晓得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则漫画 。作者在六个小格子里就能讲一个那么温馨,尤其是最后一格的三个字,真是画龙点睛。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则漫画竟然是24年前的漫画 。

(漫画 P20)

http://youth.zaobao.com/friday/images/612COMIC.JPG和画" TITLE="沈培(著名画家,现定居香港)***致广军先生信 和画"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