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静在无尘
静在无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010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信被诛的真正原因

(2007-03-25 20:08:40)
分类: 历史轶事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正月,这位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功臣却被杀于未央宫中,甚至被夷三族。是什么原因导致韩信人头落地的呢?

过去有的论者认为这是刘邦出于消除统一隐患的考虑。西汉初年,六国旧贵族和关东豪杰的分裂活动虽然基本上被控制了,但还存在着另一种割据势力,这就是诸侯王。西汉初年,功臣为王者七人,韩信为楚王。异姓诸王据有关东的广大区域,拥兵自重,专制一方,实为统一隐患,是中央集权的严重障碍。这就迫使汉高祖采取断然手段,来消灭包括韩信在内的各异姓王,韩信因此被贬为淮阴侯后,虽然再无一兵一卒,但其勇略震主,功盖天下的威望,仍使刘邦感到威胁,终于动了诛杀之念。

有的学者指出,韩信被杀,祸起于自请封王。在平定三齐之后,韩信在刘邦被楚军围困在荥阳的危急关头,竟上书刘邦,自请代理齐王。后来,韩信对刘邦没有主动封其为王而深表不满,借故不肯发兵,致使刘邦在固陵一役吃了败仗。刘邦极为恼火,只是迫于形势不便立即诛之。以后随着局势的稳定,韩信也就成了刀下之鬼。

一种意见认为,韩信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他蓄意谋反。韩信早在楚汉战争最紧要关头时就曾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完全暴露了野心家的嘴脸。因此,楚汉战争一结束,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把他徙封为楚王,都于下邳。韩信到楚后,野心不死,巡行所辖县邑,出入阵列兵仗,被人告发。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以出游为名,会诸侯王于陈,乘韩信前来朝会之际,逮捕了他。刘邦念其大功,赦免了他,改封为淮阴侯,使居长安。韩信从此“常称病不朝从”。公元前200年,他勾结握有重兵的边将陈�g,再次阴谋叛乱。公元前197年,陈�g在代地叛乱,刘邦率兵亲征。韩信托病不随,并乘机派人与陈�g约定,他在长安里应外合。正在这时,他的阴谋也再次被人告发。于是,萧何与吕后设计捕杀了韩信,消除了分裂的危险。

然而,有些学者则从剖析韩信谋反出于诬陷出发,肯定他的被杀是一大冤狱。清代考据学家梁玉绳认为,韩信无意背叛刘汉王朝,他的被杀完全是吕雉猜忌名将,杀戮功臣的阴谋。说韩、陈勾结谋反,实是他们枉杀韩信所制造的一种借口。韩信死于正想乘隙揽权的吕后之手,这也不是偶然的事。当时身为丞相的萧何,却也深受刘邦的猜忌,自身难保。他原是韩信的保荐人,这时候不得不屈于吕后的意旨,诱杀韩信;如果他态度犹豫,就有遭受诛连的危险。结果,萧何就因诛韩信功,从丞相晋升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韩信谋反的罪名出于莫须有,刘邦也并没有立即杀掉韩信的意思。而吕后偏偏趁刘邦出兵讨伐陈�g的机会,迫不及待地设下圈套把韩信骗进未央宫,绑到钟室偷偷斩首,而且诛灭三族,则是为自己以后篡权扫除一大障碍。谋反云云,实是吕后的一个借口而已。

点此进入让我拥有你到未来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