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书 |
分类: 闲言碎语八婆 |
几个概念:
《美国众神》:尼尔.盖曼的一本魔幻小说,讲述在美国,各国传统被遗忘的老神们在奥丁的领导下,和新神如计算机神媒体神等等的一场战争。
《好兆头》:尼尔.盖曼和普拉切特合作的一部魔幻小说,写撒旦之子降临的故事。
关于《好兆头》中合作部分:曾经有一篇文说过,看了盖曼的文章之后,觉得《好兆头》里精彩对白肯定是普拉切特的功劳,也许盖曼提供了故事。在看过《美国众神》之后,同样有此感觉,那种不动声色的冷幽默,盖曼写不出来,他已经太美国化了。不过,《好兆头》和《美国众神》实在很像,天使与恶魔的决战-新神与旧神的决战;奥丁之子-撒旦之子;天使与恶魔各种形象-新神旧神各种形象。不过,《好兆头》无论在人物设定上还是语言上还是寓意上,都比《美国众神》好太多。
艾柯与《误读》:艾柯就不用说了,他的《误读》和《悠游小说林》是关于轻松读书轻松恶搞的高级境界(如果不算最高境界的话)。
索尔.贝娄:这个人也不用说了,小蛇目前狂热推崇人物。
奶丽塔:艾柯《误读》第一篇文章,戏说《洛丽塔》,用原书的风格,把恋童癖改成“恋老太太癖”。
小蛇的正文:
看原版小说几乎没有害处,但是有一个优势永远比不上译文版。毕竟,我可以用两个晚上读完《美国众神》(American
只要不能像使用母语一样自如地阅读外语,我总会优先考虑译文版读物的。不仅仅是要求速度,实际上,真正的文学作品,看原文的风险更大。
书看的多了点,很自然就能分辨那一种翻译是比较可靠的,那一种译文是自己能接受的,也就是说,那一些转译中的损失是自己能承受的。
按照艾柯诡黠的说法:对误读的误读也许正确的。那意味着,翻译得不一定对,但是你理解得不一定错。
前一阵看《小世界》,看到豆瓣上有人详细地列出错译勘误表~
http://www.douban.com/review/1138094/
这个非常有意思,其中罗列的大部分错误是专有名词错译之类,在理解作者的意图上几乎不构成障碍。
而且,喜欢抓住细枝末节不放的人,我一直很奇怪他们看书和评书的标准是什么?找茬?还是显示自己的英文水准和外国文化识别力?
对翻译有一点要求我是赞赏的,就是应该在专有名词的注解里附上原文,这是对要求更高的更多的读者负责。
但是除此以外,读者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从阅读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阅读的价值和必要。也能显示出读书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停留在探讨翻译和文笔的层面(除非翻译的水准完全令人不能容忍,实际上我在上海译文的书中还比较少见),那不是高明地见地,只是小瞧了自己而已。
比方说,不能容忍把《阁楼》译成《顶层公寓》的家伙,一定是太专注字面意义上的准确了。实际上,当时的语境里,作者已经把这个名字和《花花公子》并提,一切意义都很昭然,有点西方常识的人马上就想到Penthouse,继而一笑跳过。
这里就算是翻译成《白雪公主》,难道谁还能信以为真?
相反,你会想象成校对错误或者作者的一个玩笑,或者,甚至一句反讽,一个有典故的谎言....等等....从而产生的各种错解。唯独不会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这个心驰念转的过程,就是艾柯最喜爱的把戏:误读,继续误读,知道你没有错,直到你没有错。
所以,经常出现的一个状况是:越是依赖翻译的人才越挑剔翻译,越是了解西方文化和语言的人对翻译的要求越不会过于严格。
看译文,很多时候追求的是整体的感受,对主题的理解,还有速度和数量。尽快建立起一个头脑中的数据规模,再接触相关的舶来文化,理解会更快。到时候再挑选你最有兴趣的东西,详细接收也不迟。
对于我来说,已经用最快的速度排挤掉过哈利波特和Neil
但是,即使对于外文水平很不错的读者,除非外国文学和翻译专业,或者应用外文如同母语一样自如的人士,看正统文学的原版依然有很大问题。
我想说的是最近在看的Saul
朋友Tracy是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即使到了英语专八水准,她和同学依然放弃了研究Saul
从中文版的Humboldt’s
因为有了译文,我们才依然可以出于敬仰的目的略微不敬地一目十行看完全书,至少清醒地意识到Saul
至少,在对照译文的前提下,可以决定是不是想看看原版,也许能把原文读懂。
翻译最容易丢失什么?文笔。
如果能忍受文笔的错位,相信自己的理解力,就尽可能多的阅读文学和学术读物吧,看看译文,再看看原文,看的越多,判断力越不会撒谎。即使有错误的翻译,也未必能骗过你。
(话又说回来,文笔到底有多重?如果不是诗词曲赋的话,它会比一部书的内容更重??这估计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但是,就Humboldt’s
多看,比抱守一种观念和一部圣经更有意义~~~~
给那些原版读物死忠FANS和翻译挑剔者协会........
另,看完《美国众神>,偶和三昧一致同意:Neil
三昧回复:强烈同意,有时候看他们挑错,把明明很好的翻译硬是挑出所谓硬伤,闹不清他们到底是想看小说还是炫耀自己的翻译能力。 |
小蛇回复:你说神童这个比喻真不错!有些人就是不去肯定别人的劳动,也不认识自己该做什么,喜欢站在无足轻重的位置显示自己高明~~受不了 |
和小蛇的短信:
三昧:《美国众神》里中国神仙居然是沙僧师徒四人!昏,好歹也应该是八仙吧?不过对于做傻瓜来说,小角色倒是更好。
小蛇:呵呵,我还没看到西游记,不过众神里穿插的那些别人的小故事都很好啊~要是普拉切特来写,这小说肯定很活泼,现在是阴森加诡秘。
三昧:里面真有狐狸精,但算在日本人头上,不爽。而且出场就挂了,看来盖曼不是很了解东方神话,要么就是歧视。
小蛇:看完众神,有点玄过头了啊,不喜欢结尾,好像很想模仿东方又没学明白~另,偶超级喜欢众神里跟性有关的段落,好强~跟主线有关的都一般般。
三昧:哈哈,盖曼和普拉切特还是距离远矣,不光草草收兵,而且小镇谋杀案很无聊,不过,真就是那几段性描写很有想象力。《好兆头》的大战和这个很像,不过神更有意义,结尾也干净利落。是普拉切特的功劳。
小蛇:跟老普比,老盖确实还不够班,不过能看出苗头,至少不比丹.布朗差~~如果能在下流环节上多发回电就好了~~盖曼这家伙好像太想追求不俗了。
小蛇:看豆瓣上说众神有的段落删了,我去找了原版下载~果然,女神的段落都译得很完整,出租车司机删了实况部分,呵呵,再就是原作脏话连篇,译得太文明了~
三昧:不像话,英国人应该骂人不带脏字,要么也是脏得创意,这种书也要删,没天理。
小蛇:嗯,还是老普才是最英国的大神!众神这种蒙美国佬还成,东边的国家应该都不会买账的。被删的部分很少,真难为出版社,盯得那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