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应对危机?

(2009-02-07 11:07:38)
标签:

杂谈

记得有位国内“工商管理学”方面的“大师”曾说过,企业管理者在把客户视作上帝的同时,也应把自己的员工看成上帝。我认为这有一定道理。企业利益的取得,源于你的客户群体的商业合作和源于企业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因此,员工是与管理者共同创造企业财富的人。也就是说,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同样应该是企业内部的合作者或伙伴,

曾经有这样一句时髦的话“效益向管理者倾斜”。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在承担着企业存亡的高风险的同时,应该得到较高的回报,这也是无可非议的(值得质疑的是中国的基尼指数远高于发达国家,某些企业领导年收益是最低员工的上千倍)。但中国人常这样比喻在面临危难时的两个合作者或伙伴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在面临经济危机到来时,只有同向努力才能共渡难关。在顺境下,企业领导者享受了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而逆境时是否也能去“体验”高风险呢?

那日在某大报刊看到一则报道,在面对全球化金融危机的到来,“三一集团”的董事长承诺今年只领年薪一元,而全体董事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并对全体员工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接受员工降薪的申请。”他说,在金融危机面前,他和其他董事会成员肩负这集团3万名员工的生存责任。

我听到这样一件事。也有这样一位国有小企业的管理者,号称也是某顶级名牌大学和美国某大学合办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属在国内上学拿着洋文凭的(毕业论文是抄他某位学长的)。在某个机遇下,当上了企业管理者。升官后,贪吃、贪喝、贪抽,加上权、利欲过盛,已是遍体“工伤”,成为“四高”之民。更无心经营管理企业,常在家修养。但仍不肯退位,试图熬到退休。如今,面临市场危机,不是带领管理层如何开拓市场、奋战危机,仍是得过且过。试图将现有员工工资降到60%,以“缓解企业压力”,而他自己仍就“旱涝保收”。

一个多明显鲜明的对比。在面临危机时,一个企业、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去如何应对?没别的,那就是需要这个团队的领导者和队员们拧成一股绳、攥成一个拳头,共同去努力拼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谓诗歌?
后一篇:【排队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