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袋斜街

(2008-07-24 09:07:45)
标签:

烟袋杆儿

广福观

烟袋锅

烟袋斜街

杂谈

    北京的地名、街道名,还有就是胡同名,千奇百怪,不深究,就不知其所依然。

    在北京城北通向钟鼓楼的地安门外大街上,路西,有一条独具特色、名传中外的胡同小街,名叫烟袋斜街。说是街,其实不过是宽一些的胡同儿。

    烟袋斜街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位于现北京市西城区管辖范围内,为东北至西南的走向,胡同的东口位于地安门外大街路西侧,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处,守着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银锭观山---银锭桥头。根据明朝时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记载,这条胡同叫做“打鱼厅斜街”,据朱尊彝所著《日下旧闻考》的记载清乾隆年间这条胡同被称为“鼓楼斜街”,到清末时鼓楼斜街改名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据说,当时居住在北城的旗人,大都嗜好抽旱烟或水烟,烟叶装在烟袋中。由于烟袋的需求与日俱增,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曾经有一家名为"双盛泰"烟袋铺,门前竖着的木雕大烟袋,足有一人多高,粗如饭碗一般,金黄色的烟袋锅上还系着条红绸穗,十分醒目。这"双盛泰"的大烟袋号称北京头号大烟袋了。此外,烟袋斜街本身形状就宛如一只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入口像烟袋嘴儿,西头入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象烟袋锅儿。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以"烟袋"命名斜街,真可谓名副其实了。久而久之鼓楼斜街就变成烟袋斜街了。

                   烟袋斜街

    辛亥革命以后,居住在北京的旗人没有了皇粮,生活陷入窘迫状态,不得不出变卖家产,许多珍稀古玩流入民间,逐渐在京城形成了很多古玩交易市场,而烟袋斜街就是这些古玩市场之中比较大的一个,当时有说法称“南有琉璃厂,北有烟袋斜街”。最初烟袋斜街的古玩交易仅仅是一些地摊小贩赶在天亮之间自发形成的,因此又叫晓市。晓市没有专门的管理,非常混乱,甚至成为一些不法分子销赃的场所;后来随着烟袋斜街古玩交易的兴盛,产生了一些坐商,在街面上出现了古玩商铺,烟袋斜街的古玩生意逐渐步入正轨。1949年后这条街上的古玩交易渐渐衰败。在烟袋斜街内曾有龙王庙及广福观等一些古迹。后龙王庙被拆除,广福观保存尚完好,但已经变成民居。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随着什刹海地区管理委员会对整个什刹海地区商业开发计划的实施,有关部门对烟袋斜街进行了改造。

                烟袋斜街

    前几天,即2008年7月21日,经过一年多改造,烟袋斜街特色商业街建成开放。沿街两侧新建了许多新派的仿古建筑,试图显现明清时期街市的古朴风韵。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同时在胡同里陆续出现了很多以外国游客为主要目标客户的民族工艺品商店和各色酒吧,各式各样、带有不同“文化气息”的装饰充斥着烟袋斜街这条古老的胡同,这条老街很难找回昔日的宁静。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加上与什刹海、后海的餐饮、酒吧的连成一片,成为外埠的人们了解老北京文化、风俗、风情的旅游景点。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野花儿
后一篇:漫步什刹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