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认识的美女作家之二 |
分类: 我的女友 |
这真令我为难,这个时候我的时间正被一个多月的儿子吉迪填得满满的。可是,没时间不能成为我拒绝她的理由。认识蒋静这么多年,无论她多忙,只要我有求于她,她从来没有跟我说个不字,而且还服务到家,我家五层楼她上上下下,好像求人办事儿的人是她,而不是我。况且,凡是出过书的人都知道,为书做序不仅是荣幸之事,更难得的是作家给予为序者的极度信任。

信任这个词不简单,它产生的能量不是用轻重来区分的。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信任过别人,或者没有获得过别人的信任,那么,这样的人生真可谓巨大的缺憾。
我为蒋静给予我的信任而感动,同时也深知这信任之分量。我能够懂得的是:蒋静请我做序,是因为我是她的朋友,我懂得她。
蒋静其实是诗人,蒋静写的诗催人泪下。她的诗集《与梦相依》常令我落泪。这些年来,我也读过不少诗,能令我落泪的诗还不多。当蒋静把这本散文集的手稿递给我时,我瞥了一眼厚厚的稿子真是犯难,心想这多稿子可得读一阵呢。没想到的是我把这些稿子拿回家的当天晚上就一口气读了一半,第二天中午又趁着孩子睡觉,一篇一篇地看完了。
我和蒋静是同乡。我们都是呼伦贝尔人。蒋静的祖籍是山东,但她笔下描绘的那个“塞外苏杭”扎兰屯市是她生长的地方,也是我的祖籍。山清水秀的扎兰屯把它所有具有的灵气,曾无私地给予我们先辈,同时,也给予了蒋静。因此,我总觉得自己和蒋静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亲缘感。如今,我们只身客居呼和浩特,都情不自禁地被思乡的情绪困扰。所以蒋静写的那些思乡的散文,总能引起我的共鸣,仿佛这些文章是蒋静钻进我的脑袋以后才写出来的。
几乎和所有女作家一样,蒋静的散文也不例外地以“情”为主旋律进行创作,情谊、情趣、情爱,都是蒋静笔下抒怀的主要内容。
生活中的蒋静,为人做事非常重情义的,她和朋友交往很少显山露水地表达自己。但是,在朋友需要她的时候,她就会很讲义气地站出来帮助朋友。如果几日不见蒋静,问罢便能听她说“谁谁来了,在家里住了几天刚走。”据我所知,蒋静的家里这些年收留不少到呼市打工的外地朋友。别人家里常常“高朋满座”,蒋静家里也人流不断,只是谈不上“高朋”,都是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本来她家的房子就不大,又长期有小姑子、弟弟居住,但是,还会时不时有外地的朋友在她家里暂住几天。在呼市工作的朋友,她也会很热情地邀请人家:到我家里来吧。她的邀请不是客套话,都是实心实意的。她那个小屋子总是充满情致、温暖备至的,还有蒋静和她的夫君小白灿烂的笑容。
蒋静的家难得安静,一旦安静下来,蒋静的心就不安静了,面对


蒋静令我佩服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她的勤奋,她的毅力,她极强的生存能力。为了生存,她曾为别人当“枪手”,写下的作品也有100多万字。这些作品我曾看过,写得不敷衍,极尽文采。我也是个写作者,我知道这样强人所难的写作对一个作家来说是多么不易。更令人敬佩的是,蒋静从来没有放弃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她的诗歌、她的散文,都是她不懈努力的精神产物。她用散文的语言记载着她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她的友情空间。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多年的报纸编辑工作并没有使她的文字流于枯燥,真是造化。

说到造化,我真是觉得这个词对于天性善良的蒋静来说,是她应得的回报。她还会有更多更好的造化,因为我总是觉得,即便是魔鬼,也不忍心总是辜负一个好人。
蒋静这本书的序我真是写得太久了。连我家先生都笑话我说,可算有人让你写序了,看你认真地写个没完。其实我不只是因为认真,更主要的是吉迪难得给我一块完整的时间让我写作。新的生命的到来,不仅给予我格外的惊喜,也帮助我又一次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一本新书的诞生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也宛如自己的孩子出世,祝愿这本书能给蒋静带来好运,祝福蒋静的明天更加美好。
2001年8月2日为蒋静散文集《飞花有约》序
2001年8月2日为蒋静散文集《飞花有约》序
前一篇:就这样安心地唱着自己的歌谣
后一篇:用你的诗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