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把自己搞残废了

(2010-11-26 16:56:41)
标签:

高尔夫

挥杆

都市名人

体育

分类: 高尔夫

  有三个月没有动杆,看着众多的博模都还在激情联系,也赶上就一个人,于是参加了都市名人举办的讲座。是由一个原澳大利亚打PGA的教练讲的。

  以前就听说过,因为移动高尔夫和都市名人举办多几次,但都没有得空去。于是就这次机会去听听。教练是一个叫Simon Watson的人,挺胖的,挺壮的。主要针对一些搜集上来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课程是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引子,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参加俱乐部和课程。

  看这个教练真不觉得他有什么柔韧性,一坨的肉,而且好像还有点驼背。反正在大街上看到他不会认为他能打球的。主要讲了一些准备活动,如何改曲球等。其主要思想就是顺其自然。打了几个球,示范了一下。都是名人的电子设备很齐全,可以告诉击球的各种信息,如距离,杆头速度,挥杆路径,杆面角等等,很有参考价值。教练用7铁打了一些球,基本上在200码上下,本来都觉得没啥想走了,一下子抓着了我的目光。有点意思。

  有两个地方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一是下面这个包。这个主要用来联系球杆与球接触的那一霎那的杆面,手,臂,肩的位置训练。其实就是帮助实现双子说的手背要直的击球方式。这个就是一个大沙袋包,不用很大的劲,只需要最后一尺作用,就练击球那一点的身,手,步的配合。因为所有的挥杆都是为了这一下,不管是什么上杆,下杆,只要在击球点上,达到正确,就可以了。这也是为什么PGA球员那么多的挥杆方式,都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的原因。感觉很有道理,挺管用。

http://ww2/bmiddle/4c49b320jw6dbrfr7s7wsj.jpg

另一个是他并不强调,下杆的方式。他的观点是身体的动作对了,也就是用肩,胯,腿形成的皮筋效应对了,下杆是自然反映,不应该是脑子还在想。就像玩弹弓,拉皮筋是关键,松手就不用管了,皮筋自然就弹出了。感觉说的有理。

课完后在那里练了练,本来挺好,但最后打了几下一号木,一发劲,手腕弯的毛病又犯了,把原来受过伤的手又给扭了一下,这个疼。动作不对害人呀。本来也想练练,没戏了,看样子就不该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