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高尔夫
(2010-08-20 16:25:39)
这两天在练习场上在体会自己的动作,在转动左肩时突然感受到了,沉肩与不沉肩的差别,使我想起了太极拳。前一阵有博友也提到太极与高尔夫,现在想来,还真是有关系。
太极有个口诀曰: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松活弹抖。
虚灵顶劲有通过感觉百会穴的提起,使人头往上顶,但非用蛮劲,通过虚灵顶劲使身体中正,便于气顺,协调,使人便于打通任督二脉。高尔夫在站位上,也要求收下额,头微顶起,拉动脊椎,使之伸展平直,最大限度的做到以脊椎为轴的发力,减少脊柱扭曲造成的不必要失力和损伤。这和太极的虚灵顶劲有异曲同工之妙。
沉肩坠肘在太极走架中,是非常的重要。其关键点是通过松肩,松肘,减少胳臂和手臂的用力,使发力来自腰间,力从丹田生,通过协调的肩肘,而达鞭梢,从而减少蛮力的使用,而用内力,丹田之气。高尔夫也是要减少胳膊用力,用旋转之力,从腰间产生,通过手臂而达杆头,任何肩肘的不协调,都会降低力道,牺牲杆头速度。我在挥杆的时候,体会到如果没有很好的沉肩坠肘,就能感觉到身体比较紧张,肩臂都不容易舒展,挥杆也都是小里小气的感觉,力道也不容易贯穿到杆头。而比较好的沉肩坠肘可以帮助舒展身体,体会腰劲,动作也比较大方。同时,很多高尔夫动作中,都强调上杆时,右肘不要外撇,而要贴近身体,右肘朝下,这正好也合了太极中的坠肘了。
松活弹抖可以说是太极的精妙之处,出拳看似绵软,但孕育这极大的劲道,松活并非松垮,而是身体放松,顺气而行,顺力而发。这和高尔夫下杆时有很大的相同之处。看了很多的高尔夫的照片,打的远的都是“机头”原理。就像枪,张开枪大机头一样,手腕于手臂的夹角就是这个机头,大家都在说延迟发力,就是尽量保持这个机头,直到最后的击发。记得Ben
Hogan的书上也是说要尽量保持手腕的Cocking,直到最后保持不了,就顺其自然的释放,从而达到最大的杆头速度,同时手腕顺势而翻,达到最好的送杆。这也和太极的松活弹抖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其关键点在于一是如何保持到发力的点,二在发力点上如何处理。松活弹抖可以说是太极发力的精要,也是最难练的地方。而高尔夫的发力和手腕的控制也是高尔夫高手的必杀技,
太极之精妙还真有可能运用于高尔夫中,当然,太极中打人的部分就算了,采挒肘靠的,嘿嘿,太阴损了!
现在都说少林足球,我看也可以来一个太极高尔夫,中国到那时就可以一统天下了,呵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