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家约好了九松山,
以一直很期盼,因为最近就没有下场,主要在练习场上改动作.自从上次给自己来个自我诊断, 发现姿势不是一般的难堪, 而是非常,非常的难看.
就像设计飞机的人说,一架好飞机,一定好看.这也是自己为什么距离,稳定性都不好的原因.
早上从家人上飞机,结果耽误了点时间,快十一点才从机场往九松山赶.
走了机场北线,直接上京承.
没曾想,往密云方向不通,只能望北京方向开,真是越急越添乱.每办法,开到快到四环才找到调头的地方,重新上了京承,一路狂奔,
40多分钟赶到, 心想要是被拍下来就贵了.
到了时,大家基本都到了,真是高兴,一块合影留念,
上车开球.我和雪莲,球声和等一组.雪莲可是女中高手.一号木基本上都在230码左右, 太远了, 推杆也很稳, 确实是高手, 学习.
这场球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一个字:崩溃. 第一洞的一号木就开始出问题, 一直闹罢工. 练习场的练出来的成果全留在了练习场.
唉,只能回练习场继续找感觉了.
言归正传,每次看老詹的博客,都比较主要看他拍的照片,
高手的击球照片一摆,就可以看出来. 其实,姿势不对,很难成为高手. 有独创的高手,但也是少数,而且,最终也要暗合理想的姿势.如Jim
Furyk, 看过一个分析的文章,他上杆虽然特殊,但下杆时,他是完全符合挥杆平面的. 因此,老詹的照片不光给大家留下美好的时光,
愉快的笑容,也是高尔夫学习进步的机会. 高尔夫有很多的感觉和理论的解释,但这些都不如一个照片直观.
看了老詹的一些分析,一看就是学理工出身的,对什么都会有一定的理论分析,
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各种原理,各种模型. 其实,美国在高尔夫之所以是大国,
盖过了高尔夫发源地的英国,就在于不断有科学的方法,改进高尔夫. 多层球的发明, 杜邦的发明功不可没.
这次老詹同样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照片,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挥杆,
虽然照的位置有一定的角度,不知道老詹是否可以稍微在培训一下摄影社,取正面和后面,这面就专业了,不过这个要求有点过分,请别在意.
但即便这样,也不难看出自己的身子已经完全开放,没有顶住.其实大家都在讲顶住右脚,但如何顶住就不好说了.一种方式是胯完全不开,只转肩,一种是胯开30度左右.
但胯肩同时开,就没有力量了.这一点从照片上看非常的明显.现在因为照片的位置,看不出来自己是否鸡翅. 这两点都是我在练习场上试图改正的.
同时还有一个就是上杆.这里没有了照片了.
练习场上因为没有球场上的感觉,可以比较专注在挥杆.
球场上脑子了还有球如何打,成绩等一堆的因素,很容易产生偏差.
因此,照片就更是帮助自己理解自己在球场上的表现得重要工具,是自己挥杆的一面镜子,要是有连拍就更好了,呵呵!
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差距,就是更好的动力.
这里对老詹说一声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