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呓语唠叨篇》—1:1949年的津门利民三措施(咩咩)

(2009-09-19 16:31: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冥思神侃(咩咩)

《呓语唠叨篇》—11949年的津门利民三措施(咩咩)

 

  建国之初不久,天津市政府启动了三项措施:1、各区普遍建淋浴澡堂;2、推行电灯的拉绳开关;3、发售新款的卫生纸。

  如果同今天的某些“标准”相比,这些真是“鸡毛蒜皮”的小菜一碟,当时,也是慢慢为人所理解和称道。但要说起彼前的样儿来,也就会明白大半啦!1、原先天津人的一大卫生习惯就是到澡堂子泡澡,搓澡,顺便修脚。这当然是蛮惬意的。但是,一去至少半天,最多也只能一个星期一回;而像个小游泳池大小的澡堂子,几十人共浴,其实是过瘾而不卫生的。针对这一点的淋浴设施显然会逐步改进我们的卫生习惯的,自不待言;2、早先固定在墙上的电灯开关质量不好,有漏电伤人的情况,在没有更好性能的开关研制成功之前,拉绳无疑是个便民应急之策;3、至少在天津,49年前我们每天用的“手纸”是单张的、黄色的“草纸”。其实我说叫它“糙纸”也很贴切。因其糙,擦破皮肤(当然也可以磨练皮肤)的事也不鲜见,各种感染也就可能发生。

  多么贴近民生的举措啊!

  看看、想想我们今天的情形吧!上世纪70年代末,我的一位老师兴奋地告诉我“好消息”:“我家装上淋浴啦!”可见一般。至于电灯开关、插头、线板,还有卫生纸的各式品牌,你还数得过来吗?

  六十年,一个甲子哪,飞驰而过,这些看来是小事儿的,至今感恩说好、念念不忘!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计划、举措,可都是巨款、豪作、大手笔,没有十几项是不打住的。但是我们见不着嘛也是不言而喻的。唯一或唯二的也有:一是街角上的信息亭数量不少,但所见是用的不多——这和国外的【?】——Information很不一样。还有就是最近体现国家关怀的老年人补助金。先是发代用券,到指定商店购物;后来改了,只能用作雇工,并需由某单位指派;再后又改了,可以领款了,领款要专用的长方小图章,家人签名无效,在敬老院的要开证明、收据,三个月一次,不得有误。……办事人听到的回应是:“我们也是七十上下的老家伙了,你们这不是折腾人吗?!”

  这不是花大钱不讨好遭怨骂吗?

  我们国家的发展真是太快了,人人振奋昂扬,处处创新立意,让全世界瞠目。

  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过去的不一定都好,也不一定都坏!也不一定事事都要“破旧立新”。倒是应该仔细想一想,在发展中我们是不是也丢了点儿什么好的东东了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