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山羊
老山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61
  • 关注人气: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拙居邪思录(三)     王义遒

(2009-07-19 20:35:27)
标签:

杂谈

 抱拙居邪思录(三)                     王义遒

                                                          

七、我最担心的是“劣胜优汰”

 

  一般都说是达尔文发现了“物竟天择,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规律,好像学术界还有点争论。不管怎样,这优胜劣汰似乎是大家承认的生物进化法则。但我直觉上总有点担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是否有一天会走上劣胜优汰的悲惨之路!

  现在科技进步神速,随着信息技术渗透到各行各业,许多工具机器实现了“智能化”,不用动脑筋就可操作的“傻瓜机”不断涌现:傻瓜相机早就普及,傻瓜机床大批出笼,傻瓜汽车也已问世,傻瓜电脑即将登台;据说,计算机领域正在策划“傻瓜工程”,把计算机都“傻瓜化”起来。人们期待、庆幸越来越多的“傻瓜机”出台,既省心,又安全,保证质量完成任务。人总是好偷懒、图省事的。随着“傻瓜机”的普及,工具机器越来越“智能化”,人却越来越“傻瓜化”了。日积月累,大脑退化,总有一天,“傻瓜”成为人类多数。设计制造傻瓜机的智者是少数。“傻瓜”人多势众,头脑简单而行为粗鲁,蛮横无比;而少数智者顾前虑后,仁义道德,文质彬彬,两军对垒,必将败下阵来,于是出现劣胜优汰的惨境。

  更可怕的是“智能化”进入社会领域。比如教育,小孩子都能按照事先规划的路子一帆风顺地“成才”,其结果更不堪设想。

  但愿我这是杞人忧天!

                                                                       2009年6月17日 

 

八、“人类是地球的癌细胞

 

  朋友聊天,谈及环境问题。有人(恕暂匿其名)突然冒出一句:“人类是地球的癌细胞”。我先是一怔,继而连呼:“精辟,精辟!你老兄这个新发现应该得诺贝尔奖!”满座大笑。

  不是么,好端端一个地球,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变得千疮百孔。地下挖的,深过千米;天上竖的,动辄几百米。草木苍苍,一年一枯荣,律律有序。现在是满目创痍,节律颠倒。本来漫山遍野,鸟飞兽奔,既悠然自得,又相互厮杀。当今它们都蜷缩在几片山野,等待着灭绝消亡。人类,你不像地球身上恶性膨胀的癌细胞么?

  人类啊,当你在不断追求自己的幸福繁荣,无休止地攫取、挥霍自然资源的时候,能不能顾及和尊重一点地球妈妈的感受呢!

                                                                       2009年6月19日

 

 九、  恳请原谅

 

  《老山羊》博克登载了我的一些小文,无非是求学从教的心得,社会体念,人生感悟。人老了,总结一生,回顾当时“少年狂”,颇多感慨;当然,偶尔也发“老年狂”。这些东西,在朋友圈内自娱娱人,两三年来,读者多不过20人。前些天,偶发奇想,写了几段《邪思录》,不料被新浪网主逮着,一番炒作,身价猛涨几万倍,评论也有几千条,真是受宠若惊!

  感谢这批评论,其中有赞成鼓励,有批评漫骂(谢谢网上有心人统计,赞成的47.86%,坚决反对的33.10%)。既然公之于众,这个结果自在意中。始料不及的是:这不但祸及了生我养我的已故爹娘,而且秧及我服务了几近一辈子、并于十年多前离了岗的、我心爱的北大,真是罪莫大焉!我不求宽恕,只恳请原谅,因为实在是无心。

  其实,我也得到了宽慰。一是我这组《邪思录》原是想从自己切身感受,对那种自以为绝对正确,容不得一点异思歧见的褊狭心态做点手术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在走向世界的负责任的大国的公民,这种心态是非常要不得的。果不其然,现在就有这样一些不成熟的人。他们一定以强使刀耕火种的山民搬下山来过“现代化”生活为天经地义,这很危险。二是对说“牛顿是人类‘罪人’”怒气冲冲,说明科学在年轻人中深入人心,决不容许亵渎牛顿。这使我这个以科学教育为毕生事业的人感到欣慰。

  不过,我也有点遗憾:一些人似乎没有读懂我的文章。就以牛顿那段为例。要是我说“科学是把双刃剑”,大家同意,平淡无奇;要是我说“科学的千秋功罪怎生评说”,反对大概不那么激烈。而我换了一种“另类”语气,就惹祸了。其实,结语前两句带有“偶然”的话原是荒诞不经的胡话(可惜,没有人指出这一点),为了加浓荒诞色彩,作者还硬塞进了两个“偶然”,以致话语连文理也佶屈聱牙不通。当然这也蕴涵了作者另一层意思:历史上某时某地存在的(包括科技),并非必然。在这样的语境衬托下所说的,你能当真吗?何况带引号的“罪人”≠罪人。要是我这一点浅薄直白的文字都看不懂,怎么能读懂鲁迅的杂文,怎么能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09年6月2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