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草观察】有一种暴发户心态叫“没4000万别见我”
(2011-04-07 22:02:14)
标签:
北师大董藩董钱钱暴发户心态孟子师道汪忧草教育 |
分类: 忧草观察 |
【忧草观察】有一种暴发户心态叫“没4000万别见我”
文/汪忧草 2011-04-07
核心提示: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对此,多数网民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四川在线4月6日)
这位北师大教授在微博里写道:“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这话表面看来很有道理,但细一分析,就可见他张扬的是在当今社会相当一部分人中颇有市场的“暴发户心态”。
今天,国人中的极少数突然暴富了,苦日子记忆和为富不仁之“原罪”的作用,加之在政治无耻示范下的全社会的道德沦落,共同塑造了暴发户心态,富贵攀比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价值取向。穷人们不再像阿Q童鞋那样说“先前比你阔多了”,但富豪们却喜欢炫耀“我现在比你阔多了”。
董教授“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高论”,折射的恰恰就是这种“暴发户心态”:在这里,炫富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住豪宅,开名车,穿名牌,已不足为奇;“天价”年夜饭、天价征婚、派对、楼盘……更是“湿湿碎”;更重要的是,金钱的多少成为社会评价的首要标准、唯一标准。他们宁可在澳门赌场一掷万金,为官员送上厚厚的红包,为二奶买下豪宅、珠宝、官职、名声,为留学在外的子女提供奢侈生活,为一饱口腹而大摆黄金宴,为过一个高品质生活的周末而坐飞机去夏威夷打高尔夫……也不愿付给农民工该付的工钱,不愿给被拆迁户以合理的补偿,不愿为打工妹支付最低的福利保障,更不愿象比尔-盖茨等西方富豪那样,将个人资产的大头注入社会慈善事业。所以“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哦,谁让你是穷人呢?
随后,董教授虽然发了个“关于四千万的声明”,说什么“等学生四十岁时四千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即一个工作了十六七年的研究生学历的高管或经营者,达到这个身价一点也不高”、“我的财富观是‘富不傲穷,贫不妒富’,但这里谈到钱,本意却不是指钱,而是指奋斗精神”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话其实还在为自己狡辩,骨子里依然是在强调“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金钱逻辑,难怪有网民叫他“董钱钱”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在我们伟大滴、光荣滴、正确滴北师大“董钱钱”教授那里,就成了“富贵就是成功,贫贱就是失败”,可能只有“40岁时,拥有4千万身家”才算得上“大丈夫”了。师道陨落至是,夫复何言?
文/汪忧草 2011-04-07
核心提示: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对此,多数网民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四川在线4月6日)
这位北师大教授在微博里写道:“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财富意味着奋斗意识和汗水,贫穷意味着无能、懒惰、耻辱和失败。”
这话表面看来很有道理,但细一分析,就可见他张扬的是在当今社会相当一部分人中颇有市场的“暴发户心态”。
今天,国人中的极少数突然暴富了,苦日子记忆和为富不仁之“原罪”的作用,加之在政治无耻示范下的全社会的道德沦落,共同塑造了暴发户心态,富贵攀比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价值取向。穷人们不再像阿Q童鞋那样说“先前比你阔多了”,但富豪们却喜欢炫耀“我现在比你阔多了”。
董教授“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高论”,折射的恰恰就是这种“暴发户心态”:在这里,炫富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住豪宅,开名车,穿名牌,已不足为奇;“天价”年夜饭、天价征婚、派对、楼盘……更是“湿湿碎”;更重要的是,金钱的多少成为社会评价的首要标准、唯一标准。他们宁可在澳门赌场一掷万金,为官员送上厚厚的红包,为二奶买下豪宅、珠宝、官职、名声,为留学在外的子女提供奢侈生活,为一饱口腹而大摆黄金宴,为过一个高品质生活的周末而坐飞机去夏威夷打高尔夫……也不愿付给农民工该付的工钱,不愿给被拆迁户以合理的补偿,不愿为打工妹支付最低的福利保障,更不愿象比尔-盖茨等西方富豪那样,将个人资产的大头注入社会慈善事业。所以“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哦,谁让你是穷人呢?
随后,董教授虽然发了个“关于四千万的声明”,说什么“等学生四十岁时四千万估计只相当于今天几百万,即一个工作了十六七年的研究生学历的高管或经营者,达到这个身价一点也不高”、“我的财富观是‘富不傲穷,贫不妒富’,但这里谈到钱,本意却不是指钱,而是指奋斗精神”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话其实还在为自己狡辩,骨子里依然是在强调“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金钱”的金钱逻辑,难怪有网民叫他“董钱钱”了。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而在我们伟大滴、光荣滴、正确滴北师大“董钱钱”教授那里,就成了“富贵就是成功,贫贱就是失败”,可能只有“40岁时,拥有4千万身家”才算得上“大丈夫”了。师道陨落至是,夫复何言?